宮喬岩

化名王少春,蕪湖人。曾留學日本,歸國後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民國8 年(1919 年)後,在蕪湖教會學校—— 聖雅閣中學任教。是時,李克農、阿英(錢杏邨)為該校學生,宮喬岩與他倆結識,建立深厚情誼,因排行老二並娶阿英二姐錢德海為妻,被尊為“二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宮喬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蕪湖
  • 出生日期:1892 
  • 逝世日期:1955
  • 職業:蕪湖教會學校—— 聖雅閣中學教師
  • 信仰:中國共產黨
履歷,生平,

履歷

宮喬岩(1892~1955),化名王少春,蕪湖人。曾留學日本,歸國後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民國8 年(1919 年)後,在蕪湖教會學校—— 聖雅閣中學任教。是時,李克農、阿英(錢杏邨)為該校學生,宮喬岩與他倆結識,建立深厚情誼,因排行老二並娶阿英二姐錢德海為妻,被尊為“二哥”。
民國14 年5 月19 日,聖雅閣中學發起反對帝國主義奴化教育學潮,宮鼎力支持。“五·卅”慘案的訊息傳至蕪湖,反帝反軍閥鬥爭更烈,宮喬岩站在鬥爭前列,是運動領導人之一。7 月1 日,蕪湖“外交後援會”公祭在滬、漢、粵殉難烈士,由阿英主祭,宮報告英兵在各地開槍殘殺情況,聞者義憤填膺。8 月23 日,“外交後援會”在十三道門(今鳩江飯店)集會,當眾焚毀英日貨物,先由宮喬岩作演說,聞者動容。隨即宮辭職與李克農、阿英等創辦私立民生和新民中學,吸收教會學校退學學生入學。9 月10 日,民生中學開學。宮喬岩任校長,李克農為事務主任,阿英、章慕陶、莫英等為教員。學校宗旨:“陶成堅潔人格,激發國家觀念”。學生一律住校,身著灰中山服、腰系皮帶、腳扎綁腿,學文又學武,校旗為紅綢幅上繡“民生中學”4 字,在學潮中以鬥爭性強著稱,被譽為江城“水泊梁山”。10 月10 日,各校學生在十三道門舉行大會、內容為“收回關稅自主,反對滬案重查,打倒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中華民國解放。”集會由宮喬岩主持,王雪濤等演講,影響很大。
民國15 年3 月,民生中學呈請立案照準。由商務印書館在滬代辦軍用步槍80 支,作為學生軍訓之用。軍訓課分三個大隊,到野外進行步操、劈刺、投彈等基本訓練,歸來雄赳赳氣昂昂,歌聲嘹亮,人稱學生軍。3 月12 日,舉行孫中山逝世忌日紀念,由宮喬岩主持,李克農讀遺囑。先鳴禮炮27 響,下半旗致哀,全校素食一天。3 月18 日,北京段祺瑞執政府槍殺天安門請願學生(死47 人,中有小學生周正銘系安徽人,傷150 人)“3.18”慘案激怒全國。3 月27 日,蕪湖各界聲援北京,召開市民大會,遊行示威,與會者約2000 人,宮喬岩為大會主席,阿英、王肖山、王振武在會上講話,進行聲討,提請廣東國民政府出兵北伐。到會者臂戴黑紗,手執白旗,旗上書打倒帝國主義,廢除辛丑條約,懲辦京案罪魁等。會後,在總指揮姜少廷、宮喬岩率領下示威遊行,經日本領事館繞交涉署向警察廳進發,沿途散發傳單,高呼口號,後尾隨遊行者達萬人。
民國16 年4 月18 日,國民黨右派策劃反革命事變,宮喬岩、李克農、錢杏邨等離開蕪湖,避居巢縣。5 月,宮喬岩、錢杏邨、胡浩川、嚴啟文、汪應祖等赴漢,旋返蕪,宮仍任校長。11 月28 日晚,國民黨軍警包圍民生中學,李克農脫險、宮喬岩被捕,民生中學同學請願營救,發表宣言,張貼標語,當局迫於輿論壓力將宮釋放。不久,宮喬岩加入中國共產黨,年底,與李克農等去滬和前期到達的錢杏邨相聚於閘北區春野書店,在春野支部過組織生活。
民國17 年起,宮喬岩與李克農一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先後在上海、東北等地開展艱險的地下鬥爭,組織抗日運動。民國21 年,宮至北京、張家口從事抗日同盟活動。民國31 年,在蔣管區長期從事革命統一戰線工作,曾在劉文輝部隊所駐紮的西昌地區堅持地下鬥爭達5 年之久,為中國西南地區的解放作出重大貢獻。
1950 年,宮喬岩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情報總署副署長,由於長期地下鬥爭積勞成疾,不得不在1952 年9 月離職休養。1954 年12 月,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55 年4 月10 日,在北京逝世,遺體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生平

宮喬岩 (1892—1955)化名王少春,蕪湖人。宮喬岩曾留學日本。歸國後,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民國8年(1919)後,在蕪湖教會學校—聖雅各中學任教。民國14年(1925),蕪湖由聖雅各中學發起反對帝國主義奴化教育學潮,宮鼎力支持。“五卅”慘案訊息傳至蕪湖,反帝反軍閥鬥爭更烈,宮站在鬥爭前列,是運動領導人之一。7月1日,蕪湖外交後援會公祭在滬、漢、粵殉難烈士,由阿英主祭,宮報告英兵在各地開槍情況,聞者義憤填膺。8月23日,外交後援會在十三道門集會,當眾焚毀英、日貨物,先由宮作演說,聞者動容。隨即,宮辭職與李克農、阿英等創辦私立民生和新民中學,吸收教會學校退學學生入學。9月10日,民生中學開學,宮喬岩任校長。10月10日,各校學生在十三道門舉行大會,內容為“收回關稅自主,反對滬案重查,打倒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中華民族解放”。集會由宮喬岩主持,影響頗大。民國15年(1926),民生中學呈請立案照準,由商務印書館在滬代辦軍用步槍80支,作為學生軍訓之用。軍訓課分3個大隊,人稱為學生軍。3月12日,舉行孫中山逝世忌日紀念,由宮喬岩主持,李克農讀遺囑。3月18日,北京段祺瑞執政府槍殺天安門請願學生,釀成“三一八”慘案,激怒全國。3月27日,蕪湖各界為聲援北京請願學生,召開市民大會,宮喬岩為大會主席。會後遊行示威,進行聲討,與會者約2000人,尾隨遊行者達萬人。民國16年(1927),國民黨右派策劃反革命事變,宮喬岩、李克農、錢杏邨等離蕪,避居巢縣。5月,宮喬岩等赴漢,旋返蕪,宮仍任校長。11月28日晚,國民黨軍警包圍民生中學,宮喬岩被捕,民生中學同學請願營救,發表宣言,張貼標語,當局迫於輿論壓力將宮釋放。不久,宮喬岩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7年(1928)起,宮喬岩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先後在上海、東北等地開展艱險的地下鬥爭,組織抗日運動。民國21年(1932)宮至北京、張家口從事抗日同盟活動。民國31年(1942)後,在蔣管區長期從事革命統一戰線工作,曾在劉文輝部隊所駐紮的西昌地區堅持地下鬥爭達5年之久,為西南地區的解放作出重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宮喬岩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情報總署副署長。1954年12月,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55年4月10日,在北京逝世,遺體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