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軍(中華書局大眾圖書分社社長)

宋志軍(中華書局大眾圖書分社社長)

宋志軍,男,漢族,中華書局大眾圖書分社暢銷書策劃人,成功策划過《正說清朝十二帝》、《正說明朝十六帝》、《于丹〈論語〉心得》等一系列暢銷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志軍
  • 性別:男
  • 民族:漢
  • 國籍:中國
2004年,《正說清朝十二帝》一炮走紅,進入圖書市場暢銷書行列,隨後《正說明朝十六帝》閃亮登場,而于丹的《于丹〈論語〉心得》更是創造了更大的市場反響,目前已經累計銷售500萬冊……這些都是宋志軍所在的中華書局大眾圖書分社的作品,宋志軍則是該社一系列暢銷書的策劃者。
著重三領域出版
大眾圖書出版分社一直圍繞文、史、哲的方向出版圖書,這是中華書局原有優勢的延伸。宋志軍介紹,目前大眾圖書分社的出版的主要作品集中在三個領域。首先是《百家講壇》書系。2004年的《正說清朝十二帝》開創了《百家講壇》系列書系的出版,隨後他們又出版了《談狐說鬼第一書:跟馬瑞芳讀聊齋》《于丹〈論語〉心得》《馬未都說收藏》等一系列百家講壇書系。
其次是民間文化遺產圖書。馮驥才主編的《中國木版年畫集成——楊家埠卷》2004年由中華書局出版。這部《中國木版年畫集成》是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系列成果之一。《楊家埠卷》是整個《中國木版年畫集成》的首卷,編輯出版《楊家埠卷》,耗時14個月,現在該書已經出版到第八卷。
該書的出版也是對木版年畫進行的一次普查。此次普查強調文化學、人類學、民俗學、美術學等各學科的交叉融合,採用文字、錄音、攝影和攝像同步的全記錄,內容涉及從歷史遺存到活態現狀、從作品到製作、從藝人到銷售張貼、從藝術到年俗各個方面,將所有產地囊括其中,一網打盡,不留死角。此種普查在歷史上應屬首次,也是終結性的。
第三類是該社面向市場推出的大家小書類圖書,例如《啟功給你講書法》《啟功給你講紅樓》等。目前,《啟功給你講書法》一書銷售已經超過10萬冊。
去年他們開始在養生圖書方面進行探索,但也沒有離開傳統文化,而以中醫養生為主要內容。宋志軍告訴記者,雖然他們叫作大眾圖書出版分社,但是不能偏離中華書局的出版方向,正是因為有中華書局的品牌,才不能什麼樣的圖書都做,那會不利於讀者對出版社的認知。
暢銷書可遇而不可求
宋志軍說,提起操作暢銷書還要從2004年的《正說清朝十二帝》開始談起。2003年,中華書局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是打破原來的部門設定,設立了幾個新的工作室,啟用了不少年輕敢闖的編輯,宋志軍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當時屬於新成立的大眾讀物編輯室。
用什麼書來作為突破口,成為振興中華書局的先鋒呢?宋志軍和同事們都很苦惱。2004年3月的一天,宋志軍在家裡看電視,正好看到央視《百家講壇》欄目中,清史專家閻崇年先生正在充滿激情地講述。宋志軍想起書局的上級主管部門中國出版集團曾想做一套“正說歷史”的書,與現在大量的“戲說”相區別,但大家都沒有經驗,做出來的方案都不成熟,宋志軍這時候忽然意識到“說不準閻先生這個能行!”
於是,宋志軍通過介紹第一次見到了閻崇年先生,沒想到閻崇年先生對於“走出戲說,撥開歷史迷霧”這樣正說歷史的做法非常認同,還跟宋志軍說,他在《百家講壇》開講清史以後,已經有十多家出版社找過他,希望能夠出版他的清史講稿,有的出版社甚至是在他上《百家講壇》之前就找來的。
閻先生後來還是把他的書稿交給中華書局,儘管中華書局給他的版稅並不是最高的,但中華書局幾十年的老牌子,在文化界和學術界的清譽,都讓閻先生信服。圖書出版後不久就趕上了北京地壇書市,《正說清朝十二帝》一下子就火了。此後,他們發現《百家講壇》是一個很好的資源,就與其合作相繼出版了一系列的圖書。2006年,于丹出現在《百家講壇》,之後,《于丹〈論語〉心得》成為了圖書市場上的超級暢銷書。
宋志軍認為,像《正說清朝十二帝》、《于丹〈論語〉心得》這樣的超級暢銷書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引領時尚,不光是講述得通俗,貼近大眾,同時也是新鮮和吸引眼球的。“正說”相較當時泛濫的“戲說”來講是新鮮的;在電視上講述歷史並把電視節目製作成歷史讀物圖書在當時也是很新鮮的事情;于丹這位美女教授以全新視角講述經典,讓人耳目一新;中華書局作為一家品牌老社,製作電視圖書也讓人想一探究竟……這些在當年都是引領時尚的。同時,也是由於多種因素促成了中華書局超級暢銷書的產生,“超級暢銷書是沒有辦法複製的,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他指出,有一類書是可以複製的,例如銷售量在5萬左右的圖書。很多數據可以顯示,這類圖書並不是大出版社出版的,卻可以長期占據排行榜,這說明他們一定是符合大眾需求的。中華書局今年4月推出了《一本書讀懂中國史》,市場上類似的圖書很多,但中華書局的圖書上市後表現很好,已經擠進了排行榜。這一方面源於出版社對該書的精細打磨,製作了兩年多的時間,另一方面是由於“中華書局”這塊品牌。“這類暢銷書是可以預期的。”宋志軍告訴記者。如今,該書已經是第三次印刷,銷售在二三萬冊。
“老牌出版社操作暢銷書是有難度的,出版社本身都有自己的出版特色,僅僅追著社會熱點而出書很不現實。中國出版集團旗下的老牌出版社所出版的作品雖然短期內不是暢銷書,但屬於經典的作品最後都會被留下來。”追求時尚熱點的圖書很容易被市場新的熱點所取代,圖書的生命力較差。中華書局這幾本暢銷書都是與歷史傳統文化經典有關,這與中華書局的出版長項結合得很好,但也存在著一定的機遇和運氣。未來,他們還會關注市場,不放過任何機會,謹慎投入暢銷書的操作。
宋志軍認為,出版存在著魅力,出版圖書讓人感覺每一本書的誕生都是一個新的創造,他也在其中享受這一過程。近期,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副牌天天出版社成立,他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有助於出版社打造圖書產品線,他希望中華書局的大眾出版也可以有一個副牌出現。中國出版集團旗下的出版社都有不短的歷史和自己獨特的個性,在國內外享有良好的品牌聲譽,他希望集團公司可以服務旗下出版社,調動出版社的積極性,發揮已有優勢,強化品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