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峰(記者)

安峰(記者)

安峰,筆名思危、寒風、韓鳳。八十年代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80年後任全總《工人日報記者編輯、編輯部主任等職;後在浙江省建一省級《安峰青銅器博物館》並任館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峰
  • 別名:思危、寒風、韓風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安峰青銅器博物館》館長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中文系
貢獻,興趣,作品,

貢獻

其新聞稿件多次獲得本報及全國好新聞評比的獎項。有的新聞稿件見報以後,鑒於其影響重大(見《工人日報》1990年3月26日第一版頭條《編輯部的來客》),國家總理和六個部委主要負責人親筆在報紙上籤署意見,國家因此豐富了有關政策,被報導的搬運工張海婷也被破格評為全國勞模。

興趣

酷愛民族音樂並醉心收藏青銅器,更熱衷文學寫作。在新聞採訪過程中,每完成重大新聞報導之後,對新聞素材深入挖掘,得以在報、刊發表同一題材的報告文學。

作品

勤奮加思索是文學成功之首要。二十多歲便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器樂的大革命——評鋼琴協奏曲“黃河”》(見1970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第四版)。隨後分別在《人民文學》、《報告文學》、《北京文學》等各文學雜誌、報紙發表報告文學、散文等。其中報告文學《春》(見《中國農民報》1984年8月26日第三版)在建國35周年全國徵文活動評為一等獎,《一股清新的風》1987年被《中國婦女報》“當代女性”全國徵文活動評為佳作獎,其報告文學《艱難的起步》被瀟湘電影製片廠改拍成電影《鳳凰圖》,發表在《中國青年報》的報告文學《愛情之歌》(見1978年11月4日第四版)被搬上了舞台……
1993年6月加入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同年12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8年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出版了報告文學集《死角》,1991年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報告文學集《心靈的軌跡》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