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智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大綱

《學齡前智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大綱》是根據智力殘疾兒童康復機構訓練計畫,主要為3——7歲中度智力殘疾兒童編寫的,輕度和重度智殘兒童可參照執行。適用於智力殘疾兒童康復站、社區幼稚園、兒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學校學前班等機構。學齡前智力殘疾兒童家庭可參考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學齡前智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大綱》
  • 定價:免費
學齡前智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大綱
(試 行)
一、動作能力訓練
(一)目標:
發展兒童基本的動作技能,保持正確的身體姿態,矯正兒童的動作缺陷。
(二)範圍:
全身運動、身體平衡能力、眼睛追蹤物體、抓握物體、手指對捏、握筆能力、眼手協調能力。
(三)內容:
1、大動作能力
(1)全身運動:能抬頭、會翻身、前後爬行、會獨坐(必要時可藉助輔助器具)、會站立、會獨自行走、會跑步、會雙腳原地或向前跳躍、會蹲起。
(2)身體平衡:會獨腳站立、會雙腳前後直線站立、左右腳交替上樓梯。
2、精細動作
(1)眼睛追蹤物體:眼睛追蹤物體到中線、眼睛追蹤物體過中線、眼睛追蹤物體180度。
(2)手抓握物體:抓握物體、抓住近處物體、兩手同時拿握兩個物體、兩手對換物體、用積木搭高、用積木搭各種常見形狀物體。
(3)手指對捏:耙弄到小物體、拇指與其他指對捏。
(4)眼手協調能力:翻書頁、串珠子、疊紙、剪紙。
二、語言與交往能力訓練。
(一)目標:
能用聲音、姿勢和語言來理解別人簡單的指示和命令,並表達自己簡單的要求和願望。
(二)範圍:
理解別人的話、發音、自己說話、簡單的交往技巧。
(三)內容:
1、交往能力準備:用眼睛注視物體、用眼睛尋找聲源、目光接觸、辨別不同性質的聲音。
2、語言理解能力:用微笑、點頭、搖頭、手勢對別人的話作出反應;對自己的名字是否讚許、不讚許及簡單的命令有反應;動作模仿、按要求指出或拿出物體、按指令指出或認出關係密切的人、能理解簡單的句子、能理解或執行簡單的命令。
3、語言表達能力:模仿發音,如說“爸爸、媽媽”等、會說單字、會稱呼最親近的人,會說雙詞句、會說出自己的名字、性別、年齡、會說簡單詞組、能說出常見物體的功能、會用簡單的禮貌用語,如“謝謝”“再見”等,會回答“是”和“否”的簡單問題、會用簡單的句子、會表達自己的需要和要求、會轉答別人的簡單要求,如對爸爸說:“媽媽要個茶杯”。
4、簡單交往技能:懂禮貌,如對家人和他人知道問好、讓坐、給客人倒水;適應公共場所,如學會上車、買東西排隊、保持安靜、低聲說話、愛護公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物等。
三、認知能力訓練
(一)目標:
通過本領域的訓練,初步啟迪智力殘疾兒童的認知能力,增加其生活常識。
(二)範圍:
認識顏色、形狀、自然常識;認識自己及周圍的人和事;認識室內用品;認識環境;分辨、因果點數。
(三)內容:
1、顏色、形狀:認識各種顏色,如紅、白、黑、黃等;認識各種形狀,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2、自然常識:認識動、植物,如雞、鴨、貓、狗等,草、樹、花等;認識天氣,如晴天、陰天、雨天、雷電等;認識方位,如:上、下、里外、地上(下)、桌上(下)、窗台上、椅子上(下)、門前(後);認識時間,如昨天、明天、今天、上下午、白天、黑夜等。
3、認識自己及周圍的人和事:認識自己身體,如手指、兩隻手、五官、牙齒、舌頭、腿腳等;了解自己個人情況,如姓名、年齡、簡單住址;親人稱謂,如爸爸、媽媽、爺爺、外公、奶奶、外婆、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
4、認識室內物品:認識家具、家電及簡單用途,如床、桌、椅、凳、柜子、沙發、電燈、電視、收錄音機、洗衣機、電冰櫃、電扇等;認識學習用品、玩具和圖書及簡單用途,如筆、紙、書包、尺子、球、布娃、槍、積木、汽車、畫報、連環畫、圖畫書、識字卡片等;生活用品及簡單用途,如掃帚、簸箕、擦布、茶杯、熱水瓶、手電筒、口袋、眼鏡、果盤、罐頭盒等。
5、認識周圍環境:認識房屋(家園),如屋內、屋外、樓梯,過道、院子等,認識公共場所,如商店、公園、影院、公廁(男、女)、紅綠燈、人行過道、車站牌、交通工具等;認識回家的路。
6、分辨、因果、點數:辨認大與小、多與少、長與短、高與矮等;簡單因果,如下雨後地面會濕、開關與燈亮(滅)等;口頭數數1—10、點數實物1—5個、按數取物3個以內。
四、生活自理能力訓練
(一)目標:
通過訓練使兒童初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
(二)範圍:
訓練進食、大小便、衣著、個人衛生、睡眠和安全等6個方面。
(三)內容:
1、進食訓練:
(1)進食基本技能:飲水訓練,學習吸、喝、咽、吐等口部動作;進食訓練,學習咬,嚼、吞、咽等進食方法。
(2)常用餐具的辨認及使用:餐具的認識及使用,如碗、勺、盤、筷等;茶杯、水壺、暖瓶的認識及使用。
(3)進食衛生及良好習慣:學會飯前洗手;進食時要專心、不講話、保持安靜;指導饑飽。
(4)進食安全,水果須洗乾淨方可吃,不喝生水;太熱的食物和開水要稍涼才可吃喝;腐爛食物、髒的食物、掉在地上的食物不吃;吞咽食物要吐核、殘渣、骨頭,如橘子、排骨等。
2、大小便訓練:
(1)大小便的控制和表達:訓練大小便的控制能力;用適當的語言或姿勢表示解便的要求。
(2)認識大小便的場所。
(3)衛生習慣:會使用手紙揩淨,學會便後洗手的習慣。
3、衣著訓練:
(1)不同衣服的辨別;認識常用衣物,如認識上衣、裙子、褲子、鞋、襪、帽子、圍巾、手套;認識衣服的前後、上下;辨認衣服主要部位的名稱,如衣袖、領、口袋等。
(2)穿脫衣服的能力:穿衣時能配合;能穿脫襪子、鞋、上衣、褲子,能脫戴帽子、圍巾、手套。
(3)解扣衣物的技能:學習解扣鈕扣;學習解系腰帶、鞋帶。
4、個人衛生
(1)頭面部的清潔:用毛巾清水擦洗面部和眼部污垢,防止肥皂液流入眼睛或耳孔;認識牙刷、牙膏和漱口杯;學會用清水漱口、拿牙刷、刷牙齒,養成刷牙的好習慣;學會擦鼻涕。
(2)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3)在家庭幫助下清洗腳部污垢、洗澡、洗屁股等。
5、睡眠
(1)認識床上用品、辨別和使用枕頭、被子等。
(2)睡眠衛生:睡前不帶玩具上床、保持安靜、避免吮手指等不良習慣、按時睡覺。
6、安全常識
(1)室內安全:不玩火;不玩刀、剪等利器;不隨意服用藥品;不隨便觸摸家用電器;有傷痛能及時告訴家長。
(2)室外及街道上的安全:不獨自上街;不在馬路上玩耍;不玩火,知道躲避危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