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俗(詞語釋義)

嫉俗(詞語釋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嫉俗,漢語拼音jí sú ,意思是憎恨不良的社會習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嫉俗
  • 外文名:cynicism 
  • 拼音:jí sú 
  • 解釋:憎恨不良的社會習俗
  • 出處:《中國積弱溯源論》
詞語,圖書,

詞語

ㄐㄧˊ ㄙㄨˊ
嫉俗
憎恨不良的社會習俗梁啓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二節:“非敢以玩世嫉俗之言,罵盡天下也。”

圖書

基本信息
作者:李煒著;於是譯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08
ISBN: 978-7-309-10813-2
頁數:276頁
價格:2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西方文化史的《聊齋志異》,講述了各式各樣往往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物的精彩故事。這些人與眾不同的思想、不落俗套的行為,讓他們改寫了各自領域的歷史。為了配合每個主角的個性,書里每篇文章的寫法與風格都不一樣。無論用的是劇本形式,是倒敘手段,是幾幅自畫像、一句粗話、兩種哲學格還是別的方式,這是一本在散文著作上也有相當大創新的書。
除了文學,本書還融入了大量有關藝術、哲學、音樂等的話題。對作者來說,所有文化領域都是相通的;藝術里一定含有哲學,哲學著作中必有文學,文學裡又可聽到音樂,音樂里也照樣能見到藝術。
余光中曾這么形容李煒的處女作《書中書》:“這些文章當然不是正課的論文,但是都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自然而又親切,像是在抒情,又像是在說故事,其實背後的道理十分深沉”。七年後,李煒的寫作技巧更加成熟,這說法也更適用於此書。
恰如此書的副標題,這是“一本無意時尚、無暇傳統、無視市場、無關老套的西方文化散文集”。作者自己在後記里說:《嫉俗》“是為了那些想在自己死去前,多看幾眼這世上的種種美好、多了解一點箇中的奧妙——它僅僅是為這樣一群人而寫的。”
作者李煒,職業作家,美國芝加哥大學畢業,曾被台灣的余光中譽為“一位才學出眾的書痴”,美國的夏志清也曾被其”讀書之廣博通達所驚奇”。他曾以《書中書》、《咬文嚼字學英文》、《碎心曲》、《4444》、《反調》、《無比的黑暗》俘獲眾多擁躉者。探索文學、哲學、音樂、藝術的交集處。
目錄
1 傑作的秘密
佛蘭芒畫家艾克 (Jan van Eyck)
2 死亡進行曲
匈牙利詩人勞德諾提(Miklós Radnóti)
3 一個瘋子的七場魅力攻勢
挪威作家漢姆生(Knut Hamsun)
4 一個詞的悲史
法國作家雅里(Alfred Jarry)
5 葬禮上的狂笑人
波蘭作家貢布洛維奇(Witold Gombrowicz)
6 尋找革命的美學家
“超現實主義”發明者布勒東(André Breton)
7 最神秘的容顏
德國畫家丟勒 (Albrecht Dürer)
8 比沉寂更慘的命運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
9 開壓路機的訣竅
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10 謊言簡史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
11 最渴望無名的人
“阿拉伯的勞倫斯”( T. E. Lawrence)
12 針床上的思想
史上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後記:告別的藝術
進一步的參考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