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寺善濟塔

天王寺善濟塔

善濟塔,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城內縣人民政府後院天王寺舊址上,元朝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創建,為七級六角形磚塔。塔基為須彌座,塔身高24.4米, 自下而上逐層收斂呈錐形,通體嵌砌石雕佛像,斗拱、稜柱、假窗。第一層東壁開塔門,由塔室登梯道可至最上層。每層塔心室都開有塔門可供遊人眺望。

天王寺善濟塔瑰麗多姿,其建築結構和風格富有民族特色。在外形上還吸取了喇嘛塔的建築形式和裝飾藝術,是研究元代宗教建築和佛教歷史的珍貴實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王寺善濟塔
  • 外文名:The Shanji Tower
  • 塔基:須彌座
  • 塔身高:24.4米
  • 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城內縣
  • 建築年代:元代
塔建於元至元四年(1292)三元之日(正月初一),明洪武年間和清乾隆十九年(1754)相繼重修。
天王寺善濟塔瑰麗多姿,其建築結構和風格富有民族特色。在外形上還吸取了喇嘛塔的建築形式和裝飾藝術,是研究元代宗教建築和佛教歷史的珍貴實物。六角七級樓閣式磚塔,高二十四點三米。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為磚築,青石砌邊。第一層六角均有磚雕稜柱,一層東面辟半圓拱券門,門兩側壁假窗,人內為塔心室,室為六角疊澀攢尖頂,左右兩個磚雕假窗。塔心設梯道可逐層而上。二至七層亦各闢塔門和假窗。各層檐下置磚斗拱。第四層外砌一排元代佛像雕磚,第五層外壁砌築二十四個佛龕,龕內佛像完整。第七層頂部有一天門通塔頂。塔剎原為覆盆、相輪、寶葫蘆,現只存鐵插桿。善濟塔歷經十二次地震仍巍然屹立。
在塔近處有一夯土高台,高5米左右,東西長30餘米,南北長20餘米。相傳西周時期的共姜,因丈夫共伯早死守節於此,俗稱“共姜台”。
塔與附近石碑,均為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6月被公布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