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鱗鱲

大鱗鱲

大鱗鱲平時棲息在支流淺灘和山澗的流水中,以甲殼動物和水生昆蟲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鱗鱲
  • 拉丁學名:accomacrolepisYangetHwang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分類信息,形態特徵,

分類信息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鯉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鯉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屬名 鱲屬
拉丁屬名 Zacco Jordan et Evermann,1902
分布類別 淡水

形態特徵

背鰭條3,7;臀鰭條3,9。側線鱗41~46。下咽齒2行,4·5~5·4。鰓耙外側7~10。脊椎骨35~36。體長為體高的4.4~4.6倍,為頭長的4.2~4.4倍,為尾柄長的4.2~5.1倍,為尾柄高的11.0~11.4倍。頭長為吻長的2.8~3.2倍,為眼徑的3.8~4.6倍,為眼間距的2.4~2.8倍。體長而側扁,體高稍大於頭長。口端位,一吻短而鈍。上下頜等長,下頜前端有一凸起與上頜空隙相吻合。無須。眼小,位於頭側的上方。吻長和眼間距相等。鱗呈圓形,較大。側線完全。鰓耙短而稀。背鰭無硬刺,其起點至吻端較至尾鰭基距離為近。與腹鰭相對胸鰭長,末端較尖,可達或超過腹鰭起點。臀鰭較長,雄魚的第1~4根分支鰭條達尾鰭基部。鰾2室,後室的長度約等於前室的2倍。體腔膜黑色。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體側有垂直的黑色條紋10~12條。成熟雄魚在生殖季節體側有紅綠鮮艷的婚姻色。在頭部及臀鰭條有顯著突出的珠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