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祀

大祀

大祀,是漢語辭彙,拼音dà sì,指的是帝王最隆重的祭祀,指祭祀天地、宗廟等。如:《周禮·春官·肆師》:“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幣,立小祀用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祀
  • 外文名:Big sacrifice
  • 拼音:dà sì
  • 注音:ㄉㄚˋ ㄙㄧˋ
  • 出處:《周禮·春官·肆師》
dà sì ㄉㄚˋ ㄙㄧˋ
大祀
帝王最隆重的祭祀。指祭祀天地、宗廟等。《周禮·春官·肆師》:“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幣,立小祀用牲。” 鄭玄 註:“ 鄭司農 曰:‘大祀,天地;次祀,日月星辰;小祀,司命以下。’ 玄 謂,大祀又有宗廟,次祀又有社稷,五祀五嶽,小祀又有司中、風師、山川、百物。”《隋書·禮儀志一》:“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廟等為大祀,星辰五祀四望等為中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及諸星諸山川等為小祀。”《清史稿·禮志一》:“ 清 初定製,凡祭三等:圜丘、方澤、祈谷、太廟、社稷為大祀。天神、地祇、太歲、朝日、夕月、歷代帝王、先師、先農為中祀。先醫等廟,賢良、昭忠等祠為羣祀。 乾隆 時改常雩為大祀…… 光緒 末,改先師 孔子 為大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