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托別鄉

塔斯托別鄉

塔斯托別鄉位於鞏留縣西部平原腹地,東與縣城東買里鄉相鄰,南接伊什格力克山同特克斯縣接壤,西鄰提克阿熱克鄉,北接尼勒克縣濱伊犁河與G218國道相連。鄉政府位於政府主街道中心位置,東距縣城8公里。塔斯托別鄉屬伊犁河谷氣候,但南北差距較大。南部山區偏冷,年平均氣溫比北部低1—2℃。北部年平均氣溫約7.4℃,最熱月(七月)平均21℃,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約為-21℃,中、北部無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259毫米,南部多於北部,中部較為乾旱。塔斯托別鄉地勢南高北低,大約可分為四部分。南部為伊勒格代一-鐵爾木圖段以南的伊什格力克山段,這一地帶地勢最高,最高峰約3000米以上,有雪嶺雲杉為主的原始森林和優良的高山牧場。沿山根一帶溝壑中多楊、柳、樺等闊葉喬木,山中多黨參、貝母等藥材。中部是沿山根至巴哈拜一-闊那塔木一帶的傾斜平原,這一地區因缺水,無渠系灌溉,草木稀疏,多茵陳等一類乾旱牧草。北部為平原區,是以團結渠灌溉的農業區。渠南有數量很小的旱作區,部沼澤區主要是薩孜勒克沼澤地,這一地區鹽鹼較大,不宜農作,但水草豐茂,是優良的春秋草場。北部沿灘地有一葦子湖,水源除從東買里鄉流來的一股水流外,多為地下泉眼。葦湖中多卿魚、鯉魚、麝鼠、野鴨、水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塔斯托別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新疆伊犁州鞏留縣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 政府駐地:塔斯托別村
  • 電話區號:0999
  • 郵政區碼:835000
  • 地理位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鞏留縣西部平原腹地
  • 面積:414平方千米 
  • 人口:24527人(2017) 
  • 氣候條件:伊犁河谷氣候,但南北差距較大
  • 車牌代碼:新F
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狀況,經濟產業,社會事業,自然資源,發展現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塔斯托別鄉地勢南高北低,大約可分為四部分。南部為伊勒格代一-鐵爾木圖段以南的伊什格力克山段,這一地帶地勢最高,最高峰約3 000米以上,有雪嶺雲杉為主的原始森林和優良的高山牧場。沿山根一帶溝壑中多楊、柳、樺等闊葉喬木,山中多黨參、貝母等藥材。中部是沿山根至巴哈拜一-闊那塔木一帶的傾斜平原,這一地區因缺水,無渠系灌溉,草木稀疏,多茵陳等一類乾旱牧草。北部為平原區,是以團結渠灌溉的農業區。渠南有數量很小的旱作區,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旱作區已全部採用揚水站灌溉,結束了旱作的歷史。北部沼澤區主要是薩孜勒克沼澤地,這一地區鹽鹼較大,不宜農作,但水草豐茂,是優良的春秋草場。1980年以後,農民引水洗鹼種植水稻成功。北部沿灘地有一葦子湖,水源除從東買里鄉流來的一股水流外,多為地下泉眼。所產葦子約占全縣葦子產量的10%-20%。葦湖中多卿魚、鯉魚、麝鼠、野鴨、水鳥。北部灘地北沿為伊犁河,河灘口多次生林,以沙棘、柳樹為主,“文化大革命”期間砍伐破壞嚴重,因而引起水土流失,造成伊犁河河岔不斷南移。1980年以後加大保護力度,河灘次生林得到較好恢復。次生林中多野雞、兔、狐狸等動物,野生植物有沙棘、手掌參、肉叢蓉等藥材
塔斯托別鄉 詳細地理位置

氣候狀況

塔斯托別鄉屬伊犁河谷氣候,但南北差距較大。南部山區偏冷,年平均氣溫比北部低工1—2℃。北部年平均氣溫約7.4℃,最熱月(七月)平均21℃,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約為-21℃,中、北部無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259毫米,南部多於北部,中部較為乾旱。

經濟產業

塔斯托別鄉有耕地4.24萬畝,灌溉系統完整,基本上全為水澆地。主要作物有麥類、玉米、水稻、油料、瓜果蔬菜等。特別是塔斯托別鄉等臨近縣城的村,庭院經濟發達。養漁業是1982年以後發展起來的,1990年有養漁水面300餘畝,是鞏留縣重要的養魚基地之一,每年有大量鮮魚投放市場。

社會事業

鄉政府駐地塔斯托別村,是最早的屯地之一。以錫伯族居多,舊城堡周長約3公里,牆高丈余,居民200餘家。城堡毀於60年代。1990年,有學校、醫院、文化站、信用社、外貿站、糧站等設施。因鞏伊公路由此通過,交通十分方便。

自然資源

塔斯托別鄉伊勒格代牧業村西南山谷中生長有珍貴的野生歐洲稠李,大小1000餘株。哈薩克語稱“喀拉玉魯克”,意為黑杏子,系世界珍稀樹種。

發展現狀

全鄉轄8個行政村。7所中國小,17個站所,共24527人(2017),由維、漢、哈、回、蒙、錫、東鄉等10個民族組成。
以省道316線公路線為軸心,已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目標,全鄉鋪設柏油路總長達40公里;近年來,通過農網改造,農村用電全部達到國家要求標準,實行了同網同價;郵政通訊服務便利暢通,網路覆蓋全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