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花

堆花

堆花,又稱堆錦,是長治一項傳統的手工藝品,產生於清光緒年間。近百年來,長治堆花曾以它獨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而蜚聲海內外,陳列於達官貴人之家,獲得過國際銀獎,也曾被當成國禮饋贈友人,堪稱我國民間工藝品百花園中的奇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堆花
  • 又稱:堆錦
  • 屬於手工藝品
  • 產生於:清光緒年間
物品上凸起花朵或花紋。
堆花的創造人李模(1867-1933年),創製了長治第一代堆花工藝品。1915年(一說1916年),李模、李時忠、李時庸父子3人,歷時3個月堆制的“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四季條屏,被選送到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展,榮獲二等銀質獎章。長治堆花的主要工藝是:先將圖形描在薄紙板上,照線剪裁成若干塊,再在這些紙片上“貼飛邊”、“壓紙捻”、“續棉花”,後蒙上所需綢緞,並按圖案要求將蒙上去的這些綢緞經過“撥折”、“軟褶”、“彩繪”、“貼金錫線”,成為片狀半成品,然後將此半成品,平面拼貼在已經繪好場景的底板上,裝入玻璃木框,一幅形象生動的堆花即告完成。
新中國成立後,長治堆花重振生機。隨著外銷渠道的逐漸拓寬,長治堆花的生產規模日益擴大,長治堆花正式改名為“長治堆錦”,生產有幾十個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