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研究

《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研究》是李貴卿創作的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研究
  • 作者:李貴卿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導師:陳維政指導
  •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大學
  • 學科專業:企業管理
  • 學位授予時間:2008
  • 關鍵字:企業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勞動關係 企業績效
  • 館藏目錄:2009\F279.23\122016 
  • 館藏號:F279.23
中文摘要
處在經濟轉型時期的中國,近年來嚴峻的就業壓力和空前複雜的勞動關係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不同所有制企業內部在勞動過程中的問題反應不一:國有企業冗員眾多,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國家實施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引入競爭機制後,卻導致企業下崗職工增加、收入差距拉大、內部分化嚴重、勞動關係緊張、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近年來新老用工方式之間的差異產生新的不公平感。民營企業的狀況更加另人堪憂:工作時間超長、拖欠工資現象嚴重、工傷事故頻頻發生、勞動爭議事件大幅度上升,勞動者的人身財產權利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外資企業工人權益屢屢被侵害,工人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企業內部組建工會難、不能有效地參與管理。多重的就業壓力,給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諸多不和諧因素,隨著勞動關係市場化進程的加快,相比日益尖銳的勞資衝突,勞動關係理論研究在取得了豐富成果的同時也存在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以促進解決勞動關係建立和運行現狀和機理中存在的問題。 如何有效解決企業內部的就業壓力和勞動關係緊張問題?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深入細緻的回顧與分析,發現國外企業一方面採取各種形式的工作分享,避免或減少員工下崗失業,或企業內部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為解決當地的失業問題產生了積極的效果,還為緩解工作壓力、促進員工的工作-生活平衡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促進參與管理和勞資合作,因為現代企業本質上是一種團隊生產要素的集合,企業的價值實現依賴於各生產要素所有者的持久合作,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企業的發展更加依賴人力資本所有者(員工)價值的實現。參與管理、勞資合作、工作場所的氛圍、工作保障等因素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非常重要。在深入研究國內外相關理論與實踐的基本上,本文提出解決我國企業內部就業壓力和勞動關係緊張的出路是:構建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第一,我國是否需要工作分享?我國可以實施那些形式的工作分享?第二,我國應該如何建設合作型勞動關係?合作的內容、過程與國外勞資合作的表現形式有什麼差別?與文獻中我國各種勞動關係評價指標又有什麼聯繫?第三,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是否會對企業績效和員工工作一生活平衡等產生積極的影響。為此,筆者試圖根據中國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實際情況,構建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理論模型,採用問卷調查與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和檢驗我國企業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影響因素、實施效果和作用機理,從而揭示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理論模型的內在本質聯繫。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文分以下階段展開研究:(1)在深入回顧與分析國內外相關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構建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理論模型;(2)在實地調查目前我國已經探索性地實施的工作分享形式基礎上,通過定性研究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合作型勞動關係調查問卷;(3)通過問卷調查驗證以下內容:企業冗員壓力影響企業實施工作分享的意願、員工工作壓力影響員工參與工作分享的意願;實施工作分享有利於促進合作型勞動關係;實施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對企業績效和員工工作一生活平衡產生積極影響等。(4)通過企業訪談與問卷調查,並通過跨案例研究,深入分析企業不同所有制性質對本文理論模型中各變數之間相互關係的影響。 為實現以上研究,本文採取了多種方法。在分析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內容維度構成時,採用了文獻資料歸納法、焦點小組訪談、專家意見法等定性研究方法,建立其理論類別,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相應的問卷,並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296份。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了合作型勞動關係的理論維度,共包括就業保障、工作條件、參與管理、內部和諧等四個維度。然後再對五個企業進行了調研,共收回有效問卷共644份。在假設驗證過程中,通過對調查數據的深入分析,驗證了本文提出的大部分假設;通過跨案例研究,分析企業不同所有制性質在理論模型中各變數關係的差異;個案研究中,通過深入的訪談和問卷調查對本文理論模型進行了補充研究。 本文的研究特點在於:(1)構建了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理論模型,研究了我國目前企業探索性地實施的工作分享形式,驗證了符合中國企業實際的工作分享與企業冗員壓力、員工工作壓力、合作型勞動關係、企業績效和員工工作-生活平衡等變數之間的關係;(2)開發了符合中國企業實際的基於工作分享的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調查問卷,確立了合作型勞動關係的主要類別和維度,研究了目前勞動關係測量研究中的難題;理順了中國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的企業內部合作主體(企業、員工、工會)、合作內容、合作方式和協調手段等,也實證檢驗了實施工作分享對合作型勞動關係的促進作用,以及合作型勞動關係對企業績效、員工工作-生活平衡的影響。在案例研究中,進一步對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進行了跨案例研究,對比分析了企業不同所有制性質對本文理論模型各變數間關係的影響。 本文有意義的發現主要包括:(1)企業冗員壓力對企業實施工作分享的意願有顯著正向影響;(2)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實施工作分享對企業合作型勞動關係的形成有顯著正向影響;而實施工作分享對企業績效沒有負面影響,這消除了許多企業害怕實施工作分享後容易降低企業績效的顧慮;(3)合作型勞動關係對企業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合作型勞動關係對員工工作-生活平衡有顯著正向影響。(4)通過跨案例研究,驗證了不同企業所有制性質對本文理論模型有一定影響。(5)通過個案研究,總結了企業實施工作分享,建設合作型勞動關係的實踐。 本文選題來自於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加入WTO後解決就業問題的新思路:工作分享制的實證研究”(批准號:02BJL002)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項目“中國多重就業壓力下調整勞動關係的機制與模式變革研究”(批准號:06JA790011),同時該論文的研究也得到中國人力資源開發教學與實踐研究會研究項目資助,“西部多重就業壓力下勞動關係調整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批准號:2007HR005),因此具有較高的理論起點和較好的實踐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