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與地球

基地與地球

《基地與地球》(Foundation and Earth),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86年的科幻小說,“基地系列”第五部作品,歸於“基地後傳”,也是年代最晚的基地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基地與地球
  •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
  • 原版名稱:Foundation and Earth
  • 譯者葉李華
  • ISBN:0-385-23312-4
  • 類別:科幻小說
  • 頁數:356
  • 出版社:Doubleday
  • 出版時間:1986
基本資料,故事情節,目錄,寫作背景,作者簡介,

基本資料

銀河的命運取決於某人一念之間,這個人就是葛蘭·崔維茲,而他竟然拋棄了偉大的謝頓計畫,選擇了蓋婭星系。難道謝頓計畫有重大缺陷?
崔維茲堅信地球是解開一切謎團的關鍵,然而這顆源頭母星早已不知所蹤,茫茫星際間,他要從何尋覓?倘若真能找到地球,他還會選擇放棄謝頓計畫嗎?銀河眾生又將何去何從……
“基地系列”的其他作品還有:《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基地前奏》、《邁向基地》、《基地邊緣》。
本書簡體中文版已於2012年11月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譯者葉李華

故事情節

基地紀元498年。
銀河未來的命運決定於某人一念之間,這個就是葛蘭·崔維茲。他必須在第一基地,第二基地與蓋婭之間做出銀河未來由誰主導的決定:由第一基地創建的新帝國將會逞領銀河進入科技昌明的世紀,卻會像第一帝國那樣摧毀在戰爭之中;由第二基地指導的新帝國將能確保人類的永久和平,卻因此成為了一個父權制帝國;而以蓋婭為藍圖的蓋婭星系則會是個心靈共同體,所有人類將與萬物融合成一個良善的整體。崔維茲直覺地做出了選擇,但卻無法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他懷疑宇宙中還藏有更強大的操縱力量。
崔維茲相信地球是解開所有謎團的關鍵,因為地球是人類的起源母星。奇怪的是,銀河中有關地球的資料全都神秘消失。決心查明真正的崔維茲,再次在險惡的群星間漂流,尋覓,究竟兩萬年前的地球隱藏著什麼秘密,崔維茲會改變他的決定嗎?

目錄

“基地”背後的故事 /Ⅰ
第一篇 蓋婭 /1
01 尋找開始
02 首途康普隆
第二篇 康普隆 /41
03 入境太空站
04 康普隆
05 太空艇爭奪戰
06 地球的真面目
07 告別康普隆
第三篇 奧羅拉 /143
08 禁忌世界
09 面對野狗群
第四篇 索拉利 /183
10 機器人
11 地底世界
12 重見天日
第五篇 梅爾波美尼亞 /249
13 遠離索拉利
14 死星
15 苔蘚
第六篇 阿爾法 /309
16 諸世界中心
17 新地球
18 音樂節
第七篇 地球 /373
19 放射性?
20 鄰近的世界
21 尋找結束
中文版封面中文版封面

寫作背景

“基地”背後的故事
1941年8月1日,我還是個二十一歲的小伙子,正在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研究所準備攻讀博士,同時已經正式當了三年的科幻作家。那天,我趕著去見《驚奇故事》的主編約翰·坎貝爾,當時該刊已經登過我的五篇小說。我急著見他,是因為我有了一個嶄新的科幻點子。
艾薩克·阿西莫夫艾薩克·阿西莫夫
這個點子,是撰寫一部發生於未來的歷史小說,描述銀河帝國衰落的始末。想必我的興奮有感染力,因為坎貝爾很快變得和我一樣興奮。他告訴我,別把這個題材寫成短篇,應該寫成系列故事,把第一銀河帝國衰亡和第二銀河帝國興起之間的一千年動盪期,作一個概括性的完整敘述。坎貝爾還和我共同發明出“心理史學”這門虛構的科學,作為這段黑暗時期唯一的明燈。
這個系列的第一個故事,發表於《驚奇故事》1942年5月號,第二個故事則於次月刊出,立刻變得很受歡迎。於是在坎貝爾的監督鼓勵之下,我在1940年代總共為這個系列寫了八個故事。而且故事愈寫愈長,第一篇只有一萬二千(英文)字,倒數第三篇以及最後一篇則各有五萬字。
到了1950年代,我對這個系列逐漸厭倦,於是將它擱下來,開始創作其他的題材。然而,就在那個時候,許多出版社不約而同開始出版精裝本的科幻小說。其中,一家小型且業餘色彩頗濃的“格言出版社”(Gnome Press)以三本書的方式,出版了上述的基地系列,分別是《基地》(1951年)、《基地與帝國》(1952年)以及《第二基地》(1953年)。後來,這三本書便合稱為“基地三部曲”。
這套書並未賣得太好,因為格言出版社欠缺宣傳和行銷的資金,所以我從未拿到任何版稅或對賬單。
後來,由於我和“雙日出版社”合作愉快,1961年初,雙日的編輯提摩太·謝德斯告訴我,國外有一家出版社,找他們接洽基地系列的翻譯授權。但是這套書並不屬於雙日出版社所有,所以他將那封信轉給我。我聳了聳肩,答道:“我沒興趣,這套書從沒為我賺過任何版稅。”
謝德斯嚇壞了,馬上著手向(當時已經奄奄一息的)格言出版社購買這套書的著作權。同年八月份,基地三部曲(加上《我,機器人》)就變成了雙日出版社的財產。
從那時候開始,基地系列才終於揚眉吐氣,為我帶來愈來愈多的版稅。雙日出版社將這套三部曲合訂成一大冊,透過“科幻書俱樂部”這個管道銷售。這樣一來,基地系列很快就變得家喻戶曉。
1966年,一年一度的“世界科幻大會”於克利夫蘭舉行。會中,科幻迷要投票選出“歷年最佳系列小說”,當作雨果獎的獎項之一。那是雨果獎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包含這樣一個獎項。最後,基地三部曲贏得這項殊榮,使它的知名度更加錦上添花。
過去許多年來,有愈來愈多的書迷要求我續寫這個系列,但是我都婉拒了。話說回來,我仍然十分高興知道,那些比基地系列年齡還小的讀者,竟然也會迷上這套書。
然而,面對這些聲浪,雙日出版社的態度遠比我嚴肅得多。雖然有整整二十年的時間,雙日一直尊重我的意願,可是隨著千呼萬喚與日俱增,他們終於喪失了耐心。1981年,雙日直截了當告訴我,無論如何要再寫出一部基地小說。為了讓這個要求更具吸引力,契約上所註明的預付金,十倍於我通常的價碼。
我提心弔膽地答應下來。當時,距離我完成上一個基地故事,已經過了三十二個年頭。而我這次奉命要寫十四萬字,兩倍於三部曲的任何一部——即使其中最長的單篇故事,字數也只有這本書的三分之一。於是,我重讀了一遍基地三部曲,深深吸了一口氣,便一頭鑽進這個寫作計畫里。
1982年10月,基地系列的第四本書《基地邊緣》終於出版,隨即發生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它立刻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事實上,這本書在該排行榜停留了二十五周,令我萬分驚訝。在此之前,這種事從未發生在我身上。
雙日出版社立即找我再簽下幾本小說的契約,不久,我就為另一個系列(機器人長篇)再多寫了兩本書。然後,是該重回基地懷抱的時候了。
因此,我寫成了你手中這本《基地與地球》,它的故事緊接著《基地邊緣》。讀者諸君若能先複習一下《基地邊緣》,對於閱讀本書或許有些幫助,但其實也大可不必,因為《基地與地球》是個獨立的故事。最後我要說,希望你會喜歡這本書。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86年於紐約市

作者簡介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1920-1992)
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的讀者譽為“神一樣的人”;美國政府授予他“國家的資源與自然的奇蹟”這個獨一無二的稱號,以表彰他在“拓展人類想像力”上做出的傑出貢獻。
阿西莫夫是一個全知全能的作家,其著作幾乎覆蓋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上天下海、古往今來、 從恐龍到亞原子到全宇宙無所不包,從通俗小說到羅馬帝國史,從科普讀物到遠東千年歷史,從聖經指南,到科學指南,到兩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樸實、嚴謹而又充滿幽默風趣的格調,為了盡情發揮自己詼諧搞笑的天賦,他甚至還寫過一本《笑話集》。
到了晚年,他開始變得“好色”,出版了一系列兩性話題的“黃書”。
他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是當代機器人研究的基本法則,他預言了今天的生物科技,預言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數字圖書館,預言了人類將進行太空殖民。
終其一生,阿西莫夫最引以為豪的則是:《銀河帝國》系列小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