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

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

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位於南京中山北路101號,外觀別有新意。2001年,鑒於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獨特的價值,被升格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它已經褪去了昔日的威嚴,所有的小轎車都停在其主樓和門樓之間的庭院內。2012年6月9日,網友“川流舟”發帖為這座民國建築求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
  • 地理位置南京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屬性:西方現代派風格
  • 數量:276間
建築風格,歷史變遷,文物現況,未來命運,

建築風格

在南京市中山北路101號矗立著一座民國時期完整保留下來的高大門樓,它就是原國民政府最高法院的院門。左右延伸的圍牆,將整個院落嚴嚴門與主樓的中心點位於同一軸線上,而它們之間則有廣場相隔,廣場正中點綴著設有噴泉的花池。花池頂部形似蘑菇和雨傘,令人過目難忘。鋼筋混凝土的主樓為三層,共有276間辦公用房,屬西方現代派風格。樓房多用垂直線條,有飛升之感,再配以深色外牆,更增添了沉重、肅穆的氣氛。整座大樓樓式頗為新穎,且不論正視還是俯視均呈“山”字形,寓意執法如“山”。建築幹練簡潔,不失最高法院的嚴肅。

歷史變遷

國民政府最高法院成立於1928年11月。1937年12月日本攻占南京後,該院西遷,最高法院檔案管理處設立於武昌,後又繼續西遷,和南京國民政府同時遷往重慶,直至抗戰勝利後還都南京,遷回中山北路原址辦公。1949年4月,它結束了自己的使命。在1950年9月至1967年3月,這裡為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院址,現為江蘇省糧食局、省地方志辦公室等單位辦公地。1992年,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

文物現況

容納了近百家單位成了大雜院
中山東路101號已經褪去了昔日的威嚴,主樓前的拱形門樓前放著一個開放式的信箱,各種信件都擺放在上面。穿過門樓,車輛來來往往,路面被壓得凹凸不平,所有的小轎車都停在主樓和門樓之間的庭院內。
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內停滿了車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內停滿了車
走進主樓,一左一右兩個木質紅樓梯依然結實,二樓的廊道沒有燈,可以看到外露的電線。這裡的門都是紅色的木門,隔成一間一間的,已經猜不出60多年前,這些房間的功能是什麼,現在都被掛上了各種不相干的招牌——雜誌社、機票代理點、果品公司、視覺工作室……近百家單位把這裡變成了一個大雜院。
走在院子的廊道里,抬頭就能看到斑駁的牆面,有的地方白色的塗料脫落,露出了裡面青色的磚頭;有的地方門板破裂,看上去很破敗……院落內的各家單位把腳踏車停放在其中一個小院落內;而一側小門邊的泥土也沒有人清理。

未來命運

“肯定要修繕,目前正在等方案”
對於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的現狀,南京市文廣新局的負責人表示知情。該負責人表示,5月7日,他們接到國家文物局“關於原國民政府高等法院違章建築”的督辦件當天下午,文化綜合執法總隊二支隊執法人員就赴現場展開實地調查。“這個大院內有人舉報說,大院變成停車場,有違建,還有人在牆上打洞,亂糟糟的,不成樣子。”這位負責人說,接到舉報,加上國家文物局的督辦,他們進行了非常仔細的調查。
“這個院落的產權單位是江蘇省省級機關事務管理局房產處,裡面有好多公司、協會,還有兩家住戶。”這位負責人說,上世紀60年代,為了解決住房問題,這個院落變成了辦公大樓加住戶。在南京市文廣新局的一份調查報告上寫著“原樓高3層,其中中間後部為兩層,上世紀60年代,南、北、中間的後樓各加蓋1層,加蓋部分確屬違章建築,到此次調查時,南、北後樓的違章建築已經拆除。”
除了違建,這份報告說,該建築目前使用單位較多,也存在對外出租的情況,在剩下尚未拆除的違章單位內仍然有兩戶居民居住,整幢建築內人員情況複雜,電路老化,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同時,建築已經建成使用80年,房屋整體結構老化嚴重,存在木質構建腐朽、牆體開裂等現象。不過,對於市民舉報的拆牆打洞現象沒有發現。
這位負責人說,目前,剩下中間樓頂的違章建築因兩戶居民的安置問題沒解決,所以尚未拆除,相關單位正在積極努力,最終將予以拆除。而解決火災隱患及房屋老化問題的方案也在設計當中。“這個國保肯定要進行修繕的,目前正在等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