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梁鎮

國梁鎮

國梁鎮因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饒國梁而得名,位於大足東北部,距大足城區25公里處,是市、區農業示範鎮,全鎮幅員面積38.9平方公里,東臨雍溪鎮,南接萬古鎮,西靠回龍鎮,北連銅梁區,轄7個農村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54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4萬人,總耕地面積20985畝。近年來,我鎮大力實施發展特色經濟戰略,促進鎮域經濟上新台階。

基本介紹

簡介,行政規劃,設施,農業發展,特色發展,優質大葉麻竹,白鷺之鄉,農業結構,黨政建設,

簡介

國梁鎮原地名過二凼、雲路鄉,地處大足區東北部,距縣城26公里,東鄰雍溪鎮,南接萬古鎮,西靠回龍鎮,北連銅梁縣,大國公路貫穿東西,交通條件比較便利。全鎮主要以農業為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轄區面積38.97平方公里,有耕地19035畝,7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4097人,非農業人口847人,總戶數5887人,2004年國民生產總值11642萬元,糧食總產量19532噸。年人均純收入3013元。

行政規劃

國梁鎮行政區劃
面積(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畝)
5 1.61 362 2681 1452
雙山村7 4.87 834 3313 3501.8
方碑村7 5.8 893 3542 4568
邊橋村10 5.92 920 3567 4458.7
三鳳村5 4.59 612 2394 2332
陽光村7 5.97 791 3068 3066
曲水村5 4.44 681 2611 2764.7
全力村8 5.59 712 2909 2910.8

設施

全鎮現有公路52公里,其中縣道約7.8公里,村道45.4公里,7個農村轄區完全通了公路,87%的社有了公路。轄2所學校(國梁鎮中心國小、曲水中心國小)和一所中心幼稚園,有學生3000餘名。

農業發展

國梁鎮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為依託,大力實施“三鄉”工程(英雄之鄉——紅色國梁;筍竹之鄉——綠色國梁;魚米之鄉——金色國梁),作為英雄饒國梁的故鄉,鎮將以饒國梁故居為主體,加大保護和宣傳力度,推介出“紅色旅遊之鄉”,爭創重慶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另悉,重慶紅岩舊址也系饒國模捐贈的農場改建;作為傳統農業鎮,全鎮將“以建設現代農業基地為主”上做文章,建設“生態筍竹之鄉”為此,鎮將在原有8千畝筍竹和20萬隻白鷺的基礎上,引進筍竹及竹木加工業,建立了三個水稻超高產綜合技術示範基地,科技養魚示範園2個,黑山羊養殖基地2個,三鳳村豐碩農業生態示範園1個,並成功建成“美玉沙里金”優質西瓜基地500畝,種植麻竹筍8623畝,形成了農業發展區域化特色。

特色發展

優質大葉麻竹

大葉麻竹。
優質大葉麻竹優質大葉麻竹

白鷺之鄉

白鷺。
白鷺之鄉白鷺之鄉

農業結構

大足區國梁鎮堅持“穩糧調結構,增收奔小康”的戰略思想,全面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取得好效果,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淨增140元。
國梁鎮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依靠先進實用的農業科技,力求政策、物資、技術三結合,糧油生產推廣優質稻1萬畝,半旱式規範栽培9000畝,蓄留再生稻1萬畝,優質油菜750畝,優質大豆100畝,建大棚蔬菜250畝。實現了糧食生產穩中有升。結構調整初步形成了以三鳳、陽光村為重點的3000畝優質西瓜基地;建起了規模達200畝的雙山村“春森農業科技示範園”,雙山書勇黑山羊養殖場已規模養殖500隻;以方碑、邊橋、曲水為重點的水產養殖規模達2000畝,年創產值600餘萬元,養殖大戶200餘戶;以陽光村饒湘成的PIC種豬基地和全力村何永瓊的榮昌新I系種豬場為依託,加快了全鎮生豬產業換代升級,2003年全鎮出欄優質商品豬1.1萬頭;在陽光、雙山等村湧現出了饒雲成、田貴元、朱福田等一批種植大戶,形成了500餘畝的柚子梨子甘蔗花椒等經濟林帶;小家禽發展迅速,方碑村建起了達2000餘只規模的華南養雞場,萬擔水禽養殖基地養鴨規模達3000隻,權力、曲水等村湧現出養鴨、鵝、兔的專業大戶50餘戶。
2004年的農業產業結構怎么調?鎮委書記顏嚴、鎮長郎大東介紹:一是繼續發展三鳳、陽光村的西瓜產業經營;二是加大雙山村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力度,實施園區二期建設;三是大力扶持書勇山羊基地建設,確保上規模;四是以方碑、曲水、邊橋等村為重點,做大水產養殖業;五是以陽光村的PIC種豬場為輻射點,發展100頭商品豬養殖大戶3戶;六是繼續以全力、曲水村為重點,發展小家禽養殖大戶10戶;七是抓好三鳳、雙山、曲水村4300畝的麻竹補植和管理。

黨政建設

國梁鎮新一屆黨委、政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為指導,以“公正效率”為主題,以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以服務為民為中心,以“和諧發展”為主線,以“穩定”國梁、“發展”國梁、“文明”國梁、“和諧”國梁為目標,勵精圖治,帶領全鎮人民正邁著健康、有序的步伐,以深化“效率革命”為理念,以“穩定、和諧、發展”為宗旨,以“十一五”規劃為契機,推動國梁社會和經濟的健康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