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

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2010年通過驗收並予以正式命名。研究中心(武漢)於2000年5月批准組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地址:武漢
  • 批准組建時間:2000年5月
  • 正式命名時間:2010年
簡介,意義,

簡介

其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多年來為我國水產科技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四大家魚"人工繁殖、團頭魴(武昌魚)的人工馴化、雜交鯉魚"豐鯉"的推廣,構成了我國淡水養殖的主要對象;異育銀鯽的培育和套用開創了我國魚類生物技術育種和名特優養殖的新局面;

意義

轉基因魚和克隆魚的研製成功成為當今我國魚類生物技術成果的典範;全國魚類資源和魚病區系的調查、大水面漁業增養殖技術開發、各種水產病害防治技術等科技成果為淡水養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負責人說,研究中心將積極探索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新途徑,加強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中間環節,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研究開發適合於我國國情可持續發展的健康漁業模式及其相關技術和產品,面向全國推動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相關行業輻射、轉移與擴散,促進傳統淡水漁業產業的升級改造;培養一流的工程技術人才,形成淡水漁業科研開發、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