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疾病

咽部疾病是指咽喉發生的疾病,介紹發病的常見症狀,常見的咽部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咽部疾病
  • 咽部檢查方法:可用壓舌板壓舌後直接觀察外
  • 常見症狀:咽痛
  • 起因:進食不慎或外界暴力引起
疾病內容,疾病類型,

疾病內容

咽是呼吸及消化道的門戶,病原體容易通過呼吸及進食引起感染;也可因進食不慎或外界暴力引起外傷;血液、神經等系統的疾病和有些傳染病可有咽部的表現;咽部腫瘤也不太少見。
常見症狀 ①咽痛。咽部感染、外傷、腫物等刺激或壓迫感覺神經均可引起咽痛。②吞咽困難。原因很多,咽痛為最常見病因。咽部巨大腫瘤、扁桃體過度增生造成咽部堵塞,神經系疾患或鼻咽癌侵犯顱底,引起Ⅸ、Ⅹ顱神經損害時也可發生吞咽因難。③呼吸困難。各種原因引起的咽部堵塞,如扁桃體肥大、咽腫瘤、咽後膿腫、咽部燙傷、燒灼傷所致的咽黏膜水腫等都可引起呼吸困難。④發聲異常。腺樣體腫大、鼻咽部狹窄等可致發聲改變,稱為閉塞式鼻音。由於齶裂、咽部瘢痕收縮致鼻咽部開放,可致開放性鼻音。扁桃體周圍膿腫或咽後膿腫造成的口咽部堵塞可致說話含糊不清。
咽部檢查方法 除口咽部可用壓舌板壓舌後直接觀察外,鼻咽部檢查常需用後鼻鏡,通過鏡面反射來觀察。纖維鼻咽鏡可彎曲,觀察範圍大且較清晰,可看到鼻咽頂的腺樣體、後鼻孔、咽鼓管開口及其後上方的羅森繆勒氏窩,後者為鼻咽癌好發部位。下咽部檢查要藉助於間接喉鏡或直接喉鏡進行。為了解腺樣體的大小、咽部腫瘤的性質和莖突是否過長,有時還需進行觸診。利用咽部 X射線正倒位像可觀察鼻咽部情況,如腫瘤的大小、咽後膿腫的大小、是否有頸椎病變及雙側梨狀窩是否對稱等,後者可提供下咽部癌的線索。為了更清楚地顯示病變,有時需要 X射線斷層像、咽造影以及計算機體層攝影等。咽部腫瘤需作病理檢查以便確定其性質。可採取脫落細胞檢查方法或鉗取活組織行切片檢查。

疾病類型

常見的咽部疾病 主要有以下幾種。
非特異性感染 由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所致的一般性炎症,如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腺樣體炎等。
咽間隙是咽部筋膜形成的間隙。此處感染多來源於咽、扁桃體、牙齒、腮腺及頸椎等。
咽後膿腫發生於咽後隙,有急性和慢性兩種,以急性為多見,多發生於3歲以內的嬰兒;慢性者較少見,多見於成年人,常為結核性膿腫。急性者起病急,有畏寒高燒、咳嗽、咽痛、吞咽困難、言語不清如鴨鳴,並可出現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難;結核性膿腫發病慢,常伴低燒、盜汗、咳嗽等結核症狀。若膿腫破裂,膿液流入氣管可產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肺膿腫等;膿腫可向外擴展到咽旁間隙發展為咽旁膿腫,膿腫向下可致縱隔障炎;侵蝕大動脈可發生致命性大出血。強迫檢查可導致膿腫破裂引起窒息,故檢查時應取頭低腳高位,準備好吸引器,以備膿腫破裂時吸引膿液。頸部 X射線攝片檢查可見咽後壁軟組織增厚。結核性者常有頸椎破壞,確診後,應立即排膿,先穿刺抽膿減壓,再用尖刀劃開,吸盡膿液,並每日擴展切口引流膿液,直到無膿為止。全身套用抗生素,加強支持療法。結核性膿腫則以穿刺吸引為主,並進行抗結核治療,膿腔內可注入抗結核藥。
咽旁膿腫系咽旁隙感染所致,主要症狀為高熱、咽痛、患側頸部痛、頸強直;影響翼內肌時可出現張口困難,上述症狀因膿腫所在部位不同而異。莖突前的咽旁間隙前部化膿時扁桃體及咽側壁被推向咽腔,有張口困難、腮腺部位明顯腫脹,並延及頜下區;莖突後的咽旁間隙後部感染時無張口困難,但水腫向下蔓延可致喉水腫,導致呼吸困難,腮腺區腫脹較輕,炎症可侵犯頸動脈,發生大出血。膿腫引流可經咽內和頸側兩個途徑;膿腫向咽側突出明顯、無血管搏動者可經口在咽側壁最隆起處作垂直切口,擴張排膿;若頜下及頸部腫脹明顯或懷凝血管糜爛出血者,則以頸側切開為宜。 扁桃體周膿腫是扁桃體周圍間隙的化膿性感染,多繼扁桃體炎急性發作後發生,表現為一側扁桃體突出,周圍組織腫脹,膿腫成熟後有波動,可在波動最明顯處切開,每日擴張切口排膿,也可切除扁桃體。
特異性感染 急性特異性感染有黴菌性咽炎、樊尚氏咽峽炎、咽白喉等。急性特異性咽炎要與血液引起的咽炎及急性傳染病引起的咽炎相鑑別。一些血液病早期就可能有急性咽炎的症狀,所以咽部感染的病人應作血液檢查。
慢性特異性感染常見的有咽結核、咽梅毒、咽麻風等。
咽結核常繼發於肺結核或通過血運感染而來。有高熱、咽痛、咽下困難,病變可在咽後壁、軟顎等處,呈小潰瘍,邊潰瘍、邊修復為其特點。
咽麻風由麻風桿菌感染所致,初期似一般慢性咽炎,以後黏膜充血水腫,繼之乾燥,發生結節性浸潤或硬結,最後瘢痕化。懸雍垂可因瘢痕收縮而消失,軟顎瘢痕收縮可致鼻咽部關閉不全,產生開放性鼻音,侵及鼻咽部可使咽鼓管狹窄,導致中耳併發症。
咽梅毒為梅毒螺旋體感染所致,梅素均可有咽部表現,一期咽梅毒表現為咽部潰瘍及偽膜形成,頸部淋巴結腫大;二期梅毒為黏膜斑;三期為梅毒瘤,咽部可形成硬結、潰爛,並可使硬顎穿孔。
繼發於血液病的咽炎 ①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性咽峽炎。②粒性細胞缺乏性咽峽炎。粒性細胞減少或缺乏可能因骨髓造血系統受抑制引起,也可能因粒細胞破壞加速所致,後者常與藥物變態反應有關。一般發病急,進展快。患者高燒、畏寒、咽痛、頭疼,咽部病變是因粒細胞缺乏,抵抗力降低,繼發感染所致,表現為口腔及咽部黏膜糜爛,扁桃體腫大、潰瘍,上有滲出物,組織壞死而有臭味。若導致粒細胞缺乏的原因不能除去,患者常因繼發感染而死亡,因藥物變態反應引起的一般預後較好。③白血病性咽峽炎。白血病可有咽部表現,初期咽黏膜蒼白水腫,繼發感染後則有潰瘍壞死。牙齦腫脹呈蕈狀,易出血,口臭。
異物 有魚刺、麥芒、假牙、碎骨片、食團等,多因進食不慎或老年人吞咽功能不良所致。鼻咽部水蛭寄生多因在孳生水蛭的河水中游泳或飲用含水蛭的河水所致,可造成長時間流鼻血而找不到原因。尖銳的異物如魚刺、麥芒常刺入扁桃體或舌根,引起疼痛;刺激性較少的異物,如玻璃,有時可在鼻咽部存留較長時間。
外傷 常見於交通事故、戰傷、自殺等。咽喉部傷殘約占全部戰傷的 1%。兒童口含竹筷摔倒常刺傷咽後壁或扁桃體前弓。咽外傷的處理原則是防止呼吸道梗阻和感染,外傷嚴重的應鼻飼,以保證營養。
腫瘤 咽部良性腫瘤有上皮瘤(乳頭狀瘤、腺瘤)、血管瘤、纖維瘤、神經鞘膜瘤、腦膜瘤、畸胎瘤、脊索瘤等。咽間隙腫瘤以咽旁隙腫瘤較多,絕大多數是腮腺深葉腫瘤直接侵占此隙。
鼻咽部纖維血管瘤多發生於青年,男性較多,腫瘤常發生於蝶骨體及枕骨基部,由大量纖維組織及血管構成,因腫瘤接近顱底、咽鼓管,故除鼻堵、鼻出血外,耳部症狀及顱神經壓迫症狀也常見。反覆大量出血是此病的一個特徵。
咽部惡性腫瘤以鼻咽癌和扁桃體癌為多見,特別是鼻咽癌,中國為高發地區。中國在鼻咽癌的研究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扁桃體癌表現為一側扁桃體腫大、增生、潰瘍。這兩類病的確診都需要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
缺鐵性咽下困難綜合徵 又稱普盧默-文孫二氏綜合徵。主要表現咽下困難、口角炎、舌和咽黏膜萎縮、牙齒脫落、牙齦腫、脫髮、胃酸缺乏。屬於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後症狀消失。
咽神經官能症 又名咽異感症、癔球等。症狀為咽部阻塞感,位置固定或移動,在吞咽唾液時堵塞感加重,進食時無礙,也無其他不適,檢查不能發現異常,患者常有焦慮、恐癌等心理狀態,有人認為是環咽肌痙攣所致,治療以精神安慰、解除思想顧慮為主。
咽的衛生 直接與呼吸和飲食衛生有關。①養成用鼻呼吸的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呼吸道,也可保護咽部,防止外界有害物體直接刺激咽部。②及時治療鼻部疾患,保證鼻正常生理功能,避免過冷過熱空氣、化學煙霧以及粉塵等的刺激。③不潔的食物和食物中的魚刺、骨片、竹棍等異物是造成咽部感染和創傷的常見原因,因此要注意飲食衛生。④口腔衛生不良可直接影響咽部,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並及時治療口腔疾患。⑤咽部容易受到外界暴力而致傷,乘坐高速行駛的交通工具時應作好保護措施,任何可能造成咽部創傷的行為均應避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