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鎮會師

吳起鎮會師

吳起鎮會師是紅一方面軍與陝北紅軍的會師。吳起鎮位於陝西省延安市西北部吳起縣的中部,據說戰國時期的魏國大將吳起曾在此駐守,也因此而得名。1935年9月,紅一方面軍翻越雪山、越過岷山草地,10月份翻越六盤山之後到達吳起鎮,10月19日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毛澤東到達吳起鎮後,即於當天致電彭德懷:“吳起鎮已是蘇區邊境,此地以東即有紅色政權,保全城聞有紅色部隊,但吳起鎮、金湯鎮之間之金佛坪有地主武裝百餘守堡,擬派隊消滅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起鎮會師
  • 位於:陝西省延安市西北部
  • 時間:1935年10月19日
  • 代表人物:毛澤東,彭德懷
歷史背景,會師經過,會師意義,

歷史背景

193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率領由紅一方面軍主力第一、第三軍團與直屬部隊組成的陝甘支隊,從俄界繼續北上,攻占天險臘子口,進占哈達鋪,翻越六盤山,10月19日到達陝甘根據地邊緣的保全縣吳起鎮。

會師經過

紅1方面軍主力通過臘子口後,繼續北進,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甘蘇區吳起鎮,與陝甘革命根據地紅軍勝利會師,隨後又同十五軍團紅軍勝利會師。至此,中央紅軍勝利地完成了歷時一年,縱橫11個省,行程2.5萬里的長征。黨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終於找到了長征立足點,抵達最後的目的地,勝利地實現了歷史性的戰略轉移。
袁鵬飛主題創作-吳起會師袁鵬飛主題創作-吳起會師
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此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宣告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結束。參加當天會議的有:張聞天、博古、毛澤東、王稼祥、周恩來、鄧發、李富春、聶榮臻、劉少奇、葉劍英、凱豐、賈拓夫、彭德懷等。會議的中心議程是:總結俄界會議後紅軍的行動,確定新形勢下陝甘支隊的行動方針。會議批准了榜羅鎮會議把紅軍長征落腳點放在陝北的戰略決策,決定黨和紅軍今後的戰略任務是建立西北蘇區,以領導全國革命,從而宣告了中央紅軍長征的完結,開創了黨中央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陝北的新的歷史時期。

會師意義

吳起鎮會師標誌著紅一方面軍主力勝利地完成歷時一年、縱橫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里的長征,開始了為實現黨中央新的戰略任務而鬥爭的新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