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聰

吳燕聰

吳燕聰自小因為意外失去了右手,但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國小、中學、大學;又堅持體育訓練,多次在國內外殘疾人體育賽事中獲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燕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詔安
  • 出生日期:1973年8月
  • 職業:跳高、跳遠運動員
  • 主要成就:2000年殘奧會冠軍
    2004年殘奧會冠軍
    2008年殘奧會三破記錄,2銀1銅
個人檔案,助殘事業,歷史業績,媒體報導,未來我的夢,突破新的高度,殘奧運動推動者,不懈的追求,

個人檔案

出生地:福建詔安
吳燕聰
出生年月:1973年8月
籍貫:福建詔安
身高:178cm
項目:男子跳高、跳遠
職業:男子跳高、跳遠運動員

助殘事業

作為一名上肢殘疾的田徑運動員,從1993年到2011年,吳燕聰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殘疾人體育比賽,取得驕人的成績。2000年、2004年在悉尼和雅典殘奧會上,他2次奪得跳高金牌。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幕式和2010年廣州亞殘運開幕式,他分別榮任旗手和火炬手,向世人展示了中國殘疾人運動員的風采。
吳燕聰吳燕聰
吳燕聰樂於助人、提攜後進,成為一名殘疾人體育事業的積極推進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在培養訓練年輕運動員時,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積累的訓練技巧和比賽經驗傳授給每一位運動員。同時,他還積極為福建省隊、國家隊推薦優秀殘疾人體育人才。

歷史業績

2010年在廣州亞殘運會上收穫金、銀、銅三塊獎牌的游泳運動員魏燕鵬,稱吳燕聰為“大哥加伯樂”。 魏燕鵬出生在漳州鄉村,2004年6月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他的左臂。正在他人生走入低谷和迷茫的時候,吳燕聰給了他新的希望。正是這位“大哥加伯樂”的推薦和幫助下,魏燕鵬開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在2006年的第九屆遠南運動會游泳比賽中,他奪得3枚金牌、2枚銀牌,一舉成為泳池中的“獨臂英雄”。2008年的殘奧會上,他三破世界紀錄,收穫兩銀一銅。
1997年,作為福建省第一位畢業的殘疾人大學生,吳燕聰毅然選擇到漳州市殘聯工作,投身助殘事業。工作中,他經常深入基層與殘疾人結交朋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殘疾人奮發有為,積極發揮自身的價值,成為殘疾人的貼心人。他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殘助殘志願服務,使殘疾人殘有所助,難有所幫。
2008年11月他被任命為漳州市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自2010年5月起,他帶領著四、五百個志願者,走近一百多戶家庭貧困的殘疾者,每兩周上門服務一次。這些志願者來自各行各業,有企業家、職員、學生等。今年以來,吳燕聰還推動了“送崗上門”,讓家庭貧困的殘疾者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價值,受到認可。
為殘疾人構建一個集救治康復、技能培訓等服務為一體的場所,是吳燕聰多年的夢想。他在上級單位的支持下,與漳州市殘聯同仁經過多方努力和籌備,於最近擇址動工建設為各類殘疾人服務的場所“福樂家園”。該項目總投資1550多萬元,占地6.6畝,預計明年年底主體工程完工。
吳燕聰曾兩次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先後被授予“全國五四青年傑出貢獻獎”、“漳州市優秀共產黨員”、“福建省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他說:“我只有一個信念――只要你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生活就會給你豐厚的回報。我希望我會克服一切困難,全心全意把自己的這份事業走好,走到我自己不行的時候。”

媒體報導

未來我的夢

說起蟬聯兩次殘奧會冠軍的吳燕聰,每個漳州人都會翹起他們的大拇指。出生於詔安的吳燕聰雖然自小因意外失去了右手,但他卻憑藉著自己有力的雙腳和頑強的毅力,在全國、在世界證明了一個殘疾人的高度。
吳燕聰吳燕聰
2007年的農曆新年剛過,吳燕聰馬上就踏上了新的征程。前往上海參加集訓,備戰5月9日到21日在雲南舉行的全國殘疾人奧運會。吳燕聰說,由於訓練任務繁重,他和妻兒可以說是離多聚少。
吳燕聰:我一年呆在家裡的時間,加起來就兩三個月,剩下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訓練,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確實很短,我感覺欠他們很多。
吳燕聰說,所有的成績和金牌後面,其實是艱苦的訓練、巨大的付出和汗水。1994年第六屆遠南殘疾人運動會上,自己破了世界紀錄。2000年和2004年兩屆殘奧會上,自己又蟬聯了F46級跳高冠軍,可以說是努力加幸運的結果。
吳燕聰:2004年殘奧會,最後剩下我和美國人在競爭金牌,到了2米的時候,我前面兩跳都失敗了,他(美國選手)也失敗了,到了第3跳的時候,我就想發狠,想用力,結果跳了一下,腳就扭了。
幸運的是,美國選手的第三跳也沒能逾越這個高度,最終按照規則,吳燕聰以1米97的高度獲得了這個項目的金牌。
吳燕聰:團裡面給了我一面國旗,我就披著他繞了一周,跑完以後才發現腳非常腫,鞋子已經穿不住了。
吳燕聰說,雖然比賽給自己留下了一身的傷病。但是,想到2008年殘奧會,想到為國爭光,自己的心頭就充滿了激情,渾身感覺有使不完的勁。
吳燕聰:我只有一個信念:“只要你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生活就會給你豐厚的回報,我希望我會克服一切困難,全心全意把自己的這份事業走好,走到我自己不行的時候。”

突破新的高度

練過跳高或跳遠的人都知道,進行這些運動項目,要想在起跳前獲得助力、維持身體的平衡,一雙健全的手臂至關重要。
出生於漳州詔安的吳燕聰,還在上國小時,就因一次電擊,右手只剩下肘關節以上的部分。在比賽中,僅僅憑藉著肩膀的晃動,吳燕聰要保持住身體的平衡,以獲得起跳的助力,但就是這樣,他依然創造了奇蹟。2000年的悉尼和2004年的雅典,吳燕聰蟬聯了兩屆殘奧會F46級跳高冠軍。
吳燕聰10多年來通過不懈的拼搏和努力,換來了成功。1994年的第六屆遠南殘疾人運動會上,吳燕聰的奮力一跳打破了世界紀錄,在跳高這個項目上,他將殘疾人帶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如今的吳燕聰已經獲得了許許多多的榮譽:殘奧會冠軍、全國冠軍、新長征突擊手……在許多人看來,他似乎已經沒有必要再頂著傷病出征北京殘奧會,但吳燕聰卻不這么認為,“想到2008年殘奧會,想到為國爭光,我的心裡就充滿了激情,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4年前的雅典,吳燕聰的奪冠成績是1米97,2008年北京殘奧會,他把目標定在了突破2米的高度。

殘奧運動推動者

吳燕聰既是我國佚名優秀的殘疾人運動員,又是一名殘奧運動的積極推進者,他是福建漳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的執行理事。
1981年因一次意外事故,他不幸失去了右手下肢。面對名譽的屈折,吳燕聰不氣餒,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國小、中學、大學的專業。他從小愛好體育,堅持體育鍛鍊,積極參加殘奧運動。1999年,他隨中國殘疾人體育代表團出征泰國,參加在曼谷舉行的第七屆“遠南”運動會,在這次運動會上,他以優異的成績擷取了跳高、跳遠2塊銀牌。2000年5月,他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全國殘運會,獲得跳高金牌。2000年在悉尼第十一屆殘奧會上,面對世界強手如林的吳燕聰,不畏艱難,沉著冷靜,敢於挑戰,最終奪去了跳高金牌,並以1.93米的成績打破該項目的世界紀錄。2004年,雅典殘奧會上,他又以1.97米的跳高成績,榮獲金牌。
吳燕聰不僅在殘奧運動競技的道路上取得豐碩的成果,而且積極推動殘奧運動的發展。為了做好殘疾人運動員苗子選拔工作,他和體育局的同志,深入基層,跑遍了每一個縣(市、區),展開摸底和選拔工作,並做了大量的協調工作,科學、合理地分析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的狀況,制定了運動員的集訓計畫,在原有市殘疾人體育代表隊的基礎上,補充許多有潛力的新秀。他既是運動員,又是殘疾人體育代表隊的管理人員,他以身作則,帶頭刻苦訓練,積極發揮自己在田徑方面的特長,把自己多年積累的訓練技巧和比賽經驗毫不保留傳授給每一位運動員,使每一位運動員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水平;他積極為省隊、國家隊推薦優秀殘疾人體育人才,為他們的日常訓練創造條件。幾年來,他所在的漳州市有多名殘疾人運動員入選國家田徑、桌球集訓隊,為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懈的追求

吳燕聰1997年從福州大學畢業後,參加市公務員考試,以特殊的身份和優異的成績被市殘聯錄用,從此走上殘疾人工作崗位。現任漳州市殘疾人聯合會宣教科幹事。
吳燕聰剛上國小時就因一次意外的事故失去了右手下半部分。十八年來,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1994年,他獲第六屆“遠南運動會”三級跳遠銀牌和跳高銅牌,其中三級跳遠打破世界紀錄。同年被團省委授予“新長征突出手”,省人事廳給他記大功一次。1996年,在全國第四屆殘運會上,他再次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三級跳遠金牌,跳高銀牌,其中三級跳遠破了世界記錄。1999年,在第七屆“遠南運動會”上,他以優異的成績擷取了跳高、跳遠2塊銀牌,為國爭了光。同年,在省第四屆殘運會上,他三次破省紀錄,獲三枚金牌。
在工作上,吳燕聰盡心盡職。發光發熱,利用自身優勢,。架起了政府和殘疾人聯繫的橋樑,成為殘疾人的貼心人。幾年來;他經常深入基層與殘疾人結交朋友,深入做好殘疾人的思想工作,建立了殘疾人的思想工作檔案,並以自己的行動,呂傳身教。感染了一批殘疾人。去年,為備戰省第四屆殘運會,他跑遍了每一個縣(市、區),進行運動員的選拔工作,與體委聯合舉辦殘疾人運動員集訓。在集訓時,他以幫、包。帶的形式,率先垂範,帶頭訓練,把自己的訓練技巧和比賽經驗毫不保留地傳輸給每一個隊員,使全隊的整體水平提高到一個檔次。在組團參加省第四殘運會上,我市殘疾人體育代表團獲團體冠軍,為我市爭了光,為殘疾人爭了光。
只要能夠站在鳥巢,我就已經很幸福了
2000年悉尼和2004年雅典,兩屆殘奧會F46級跳高冠軍,我省35歲老將吳燕聰可謂戰績輝煌。昨晚,當他第三次出現在殘奧會的賽場上,雖然只獲得F46級跳遠第六名,但他表示,“只要能夠站在鳥巢,我就已經很幸福了。”
本屆殘奧會,吳燕聰一共參加F46級跳遠和跳高兩個項目。昨天是他首次亮相鳥巢,跳遠項目他的目標是爭取獎牌,但最終憑藉第三跳6米42的成績,只獲得了第六名。賽後,這位連續征戰三屆殘奧會的老將將戰績不佳歸結為“助跑一直找不到感覺”。實際上,膝蓋的傷勢也在不斷侵蝕著這位老將的身體,“我膝蓋一直有傷,跳高跳得特別少,前面一直在練跳遠。”
膝傷接下來仍將伴隨吳燕聰到跳高比賽,對於“如果最終在北京殘奧會上遭遇顆粒無收的結果”,吳燕聰表現得很平靜,他淡淡地表示:“只要能夠站在鳥巢,我就感到很幸福了,我的目標就是上場儘量發揮。”實際上,由於身體傷病和年齡的原因,2004年雅典殘奧會後,吳燕聰就有意退役,但考慮到家門口百年難遇的一次殘奧會,所以才堅持到了今天。這才是精神
還會單手打籃球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