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熊

吳子熊

吳子熊1942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省仙居縣一個貧困的家庭,2歲喪母,11歲喪父。他唯讀過4年書,在喪失雙親後便以流浪乞討為生。後到部隊澡堂當小工,16歲進入海門玻璃廠當工人,他進入海門玻璃廠做學徒工,一乾便是幾十年,他將自己整個融入了玻璃這一神奇透明世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子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仙居縣
  • 出生日期:1942年
  • 職業:玻璃藝人
  • 主要成就:創建吳子熊玻璃藝術館
個人履歷,成績,九七龍慶回歸,個人評價,

個人履歷

緣份,是天賦,是飽嘗貧困、艱辛之後激發的奮進之志,使吳子熊開始了他對玻璃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經過10多年的刻苦鑽研,在人生三十而立之年,吳子熊獨創了全新的玻雕藝術。一件件普普通通的玻璃製品,通過在每分鐘500多轉的砂輪上精雕細作,在他的手中變成了美妙絕倫的玻雕藝術品。這是一種絕技藝術,它一誕生就引起了世人的興趣,受到各方重視。1972年,在歡迎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的酒會上,周恩來總理手中的刻花玻璃酒杯就是吳子熊製作的。
吳子熊
光陰荏苒,吳子熊的玻雕藝術日臻成熟。他將東方柔和細膩的墨畫藝術與西方大刀闊斧粗線條的油畫藝術有機交融,形成自己獨特的玻雕風格。
他還能用鋼琴彈出美妙的曲子!

成績

他的玻雕藝術也逐漸走向了世界,他曾受邀到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考察、訪問、獻藝展覽,所到之處,備受歡迎,當地媒體無不驚嘆:中國人太神了!澳大利亞《墨爾本》報曾報導:“吳子熊先生的作品沒有流水卻似流水般清新,沒有寶石卻像寶石般閃光。”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的一些財團還紛紛許以重金留吳子熊在該國定居,替財團做金字招牌。“莫戀他鄉萬兩金,仍要家鄉一撮土。”吳子熊婉言謝絕了一切挽留,毅然回到祖國,省吃簡用,克服重重困難建起了一座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屬於自己祖國、自己民族的玻璃藝術館。鑒於他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他所在地的台州市政府,目前一座由吳邦國委員長題寫館名吳子熊玻璃藝術館占地15畝,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的吳子熊玻璃藝術館收藏著他及兒子和弟子的3000多件作品。是國家AA級旅遊景點之一和台州市及椒江區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九七龍慶回歸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夕,吳子熊精心雕刻了一幅“九七龍慶回歸”的玻璃藝術品,被浙江省政府作為贈送給香港特首董建華的禮物,董建華異常高興地說:“感謝家鄉人民送給我如此珍貴的禮物”。 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吳子熊父子創作了一件別具一格的水晶玻雕“醒獅蓮華”藝術品,再次引起世人的矚目,國內各大媒體紛紛予以報導。
吳子熊神奇的藝術特色還引起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元首的興趣,至今已有十多個國家的元首接見過他,中國政府多屆領導人都親自為他題詞。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黨代表大會期間,江澤民總書記還饒有興趣地觀看吳子熊的玻雕表演,當看到吳子熊僅用10秒時間就用砂輪刻出了一隻活蹦亂跳的小蝦時,江澤民非常驚奇地握著吳子熊的手說:“很好!很好!對你的才華我很欽佩。”吳邦國委員長題寫“砂輪神筆”。李嵐清題寫“絕技”,還有曾慶紅、溫家寶、吳儀、喬石、曾培炎、李鐵映等中央領導人均先後接見並觀看過吳子熊的技藝。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參觀他的技藝後揮毫書寫“藝術世家”四個字。

個人評價

吳子熊的玻刻藝術已成為中國工藝美術之林中的一朵奇葩,中國中央電視台收視率頗高的《中國一絕》欄目,曾以專題的形式,全方位、多視角地對吳子熊的傳奇一生及神奇的藝術特色作了全面的介紹。
屬馬的吳子熊,非常崇尚馬的精神,他說:“馬奔跑了一生,死時都是保持站立姿勢的,我要像馬一樣,在透明的玻璃世界裡,不畏艱難,奔跑不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