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議

《吏部議》是唐代蔣防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吏部議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蔣防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吏部議
議曰:吏部擇才用之地,職在辨九流之清濁,擇四科之邪正,推忠良而進英傑,舉廉直而黜不職。夫天生萬民,樹之以元後;元後不能以獨任,故委之以群吏;群吏不能以自達,故系之以選部。選部者,風化之本源,人倫之砥礪也。書曰: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哲與惠,其選部之志歟!所謂群吏者,君之耳目。君以眾耳聽天下之哀樂,則無遠不聞矣;君以眾目視天下之得失,則無遠不見矣。若以耳不為君之聰,目不為君之明,非群吏之過。抑亦選部之過,其故何也?背輪轅之用,雜賢愚之跡,以至於此也。夫聖人求賢良而授之政事,非徒貴賢良之德義,蓋重元元之性命也。今之有司,罕通其意。每歲調天下之士,但考其書判,據其資格,為之品第,授之祿秩。先訪私家利便,次論俸錢之厚薄。多士盈庭而自售,若眾賈之徙市焉。豈銓綜人物,品藻英髦之所在也!是以天下百姓未臻於和樂者,職此之由矣。夫以一鏡之明,而照天下之形者,固難盡其妍媸,以一衡之平,而稱天下之輕重得,固難定其毫釐矣。
今每歲選人,請委州府長史先研其跡行,次考其渝濫。曾理務者,以恪勤廉慎為一科;處邱園者,以孝悌貞良為一科。著此二科,然後申送主司,按其詞而閱其材。材與行必良,則試之以理要,可觀則從而祿之,其郡府長史當校其殊考。若材行相反,朋黨相資則從而黜之,其郡府長史亦書以下考材。如此則天下之共公於選吏,吏部郎亦不敢私於天下矣。俾夫人顧行,行顧材,材顧祿,祿無虛授,人無苟得,廉恥之化行,貪競之風息矣。恭聞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猶是非可辨,賢愚可驗。況用天下之目乎,況用天下之手乎?率是道而寮寀不得其人,風俗不致和平者,未之有也。謹議。

作者簡介

蔣防,義興人,官右拾遺。元和中,李紳薦為司封郎中、知制誥,進翰林學士。李逢吉逐紳,因出防汀州刺史。集一卷,今存詩十二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