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排頭

吃排頭,方言。意為:受斥責;挨批評。在茅盾子夜》十八:“末了,他非但掮客生意落空,一定還在他那後台老闆跟前大吃排頭呢!” 茅盾小三》:“昨天那魚里還有這么個把刺,害得我吃排頭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吃排頭
  • 類型:方言
  • 意思:受斥責;挨批評
  • 出自茅盾 《子夜》十八
這裡有一個關於這則方言的故事。
傳說,清同治年間有一本《閨中樂事》的書,其中有件樂事是學做鞋子,說做鞋有五道工序:扎鞋底、繡鞋面、做鞋圈、上鞋、排頭(楦鞋)。剛做好的鞋,面皺底翹不挺刮,一定要用木楦來“排頭”。木楦除了鞋頭鞋跟兩大塊與腳形相稱外,中間部分是劈好的木楔,可根據鞋子大小或增或減。排頭時,先把木楦的鞋頭、鞋跟放好鞋內,然後在中間不斷加入劈好的木楔,把鞋楦契緊,鞋子就平整挺颳了,這就叫“契排頭”。
“契”與“吃”常武地區讀音相近,加上“吃”字在常武地區方言中作動詞用,如“吃進”、“吃生活”、“吃香”、“吃得開”、“吃官司”、“吃勿消”、“吃空飯”、“吃心太重”等等,於是“契排頭”就變成了“吃排頭”。
另外,在蘇州、常州等地也有類似的說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