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館

《古代戰爭館》位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大樓三層西側,展出面積3300平方米,陳列文物、照片、模型、圖表、繪畫、雕塑等展品總計1600餘件。該館是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指示精神,從1984年開始籌辦,1988年正式開館。1998年修改調整, 1999年重新開館。

基本介紹

主要內容,地位意義,

主要內容

《古代戰爭館》的陳列內容,以戰爭史為主線,融兵器、軍制、軍隊、軍事思想,以及一定的政治、經濟背景於一體,按照歷史發展順序,分為先秦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宋遼夏金元時期、明清時期(鴉片戰爭前),共6個部分。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重要的戰爭、著名的戰例和卓越的軍事家、軍事統帥、將領;在世界軍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等時期的青銅兵器,唐宋以來的火器及《孫子兵法》等著名的軍事理論著作,在陳列中都重點地作了反映。
《古代戰爭館》陳列有許多珍貴的軍事歷史文物,如山東出土的西周"薛師" 戟、湖南出土的春秋時期的竹弓、安徽出土的戰國時期楚全戈、陝西出土的秦兵馬俑、江蘇出土的西漢兵俑、吉林出土的元"至正辛卯"銅火銃等等。為儘可能地展現中國古代軍事歷史面貌,《古代戰爭館》陳列中還展示了部分模型、蠟像及一批繪畫、雕塑等美術作品。高5米、長52米的序廳環形壁畫《華夏戎詩》,凝練而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古代車戰、水戰、騎戰和攻守城戰的特點。此外,大型復原模型"四馬三人戰車"、再現唐代騎兵丰采的"東都虎牢之戰"景觀、宋城和攻守城器械復原模型、氣勢恢宏的火器陳列台及巨大的戰船模型等展品,均形象地再現了中國古代兵器、軍隊、作戰的特點和歷史。

地位意義

《古代戰爭館》的整體形式設計古樸典雅,極富民族特色。豐富的文物展品,配之以多元化的立體組合陳列和聲、光、電等新技術、新材料的巧妙運用,使整個《古代戰爭館》呈現出的是中華民族五千年軍事歷史文化的宏偉畫卷,隨處閃耀的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燦爛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