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魚

卜魚

擊奏體鳴樂器。以整木刳,方盒形,橫側挖有扁平空隙,空隙起共鳴作用。以棒敲擊卜魚面發音,比木魚音色略柔和。出自廣東,常用於南方戲曲的伴奏。 《清朝續文獻通考·樂八》:“卜魚之用等於點鼓或代拍板。南方之節樂器也。音同方外之小木魚,其大者,音似大木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卜魚
  • 詞性:名詞
  • 屬性:一種樂器
  • 出自:《清朝續文獻通考·樂八》
簡介,出處,

簡介

擊奏體鳴樂器。以整木刳,方盒形,橫側挖有扁平空隙,空隙起共鳴作用。以棒敲擊卜魚面發音,比木魚音
色略柔和。出自廣東,常用於南方戲曲的伴奏。“卜魚”又叫“掌板”,是粵劇特有的。“卜魚”為整個樂隊指引步伐,調節各種樂器先後快慢節奏,可以說它就是整個樂隊的指揮。
卜魚卜魚

出處

《清朝續文獻通考·樂八》:“卜魚之用等於點鼓或代拍板。南方之節樂器也。音同方外之小木魚,其大者,音似大木魚。”
“卜魚”又叫“掌板”,是完全手工製作的一件長方體中空敲擊樂器,它是粵劇特有的。“卜魚”為整個樂隊指引步伐,調節各種樂器先後快慢節奏,可以說它就是整個樂隊的指揮。
“卜魚”有十多個品種多種規格,長度從大號的30多厘米到小號的10多厘米,厚度與寬度也相應不同。表面的加工還較易看到,內部“音坑”可就考人了。這“音坑”就是將內部挖空,形成從兩側各一條的內空凹坑,使整個木頭裡面變成一個共鳴箱。槽內兩面是不同的直面和曲面,純粹憑經驗與感覺去鑿挖,關鍵處一絲小紕漏,整件樂器就得報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