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學壇

南都學壇

《南都學壇》是南陽師範學院創辦的學術理論刊物,原名《南陽師專學報》,1981年創刊,1987年更為現名,1989年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2001年以前,設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個版面,雙月刊,1、2、4、5為社會科學版,3、6為自然科學版,逢單月10日出版。辟有“漢代文化研究”、“歷史學研究”、“紅樓夢研究”、“文學研究”“教育教學研究”、“中學教育研究”等欄目。2002年後,改為以文史哲為主,雙月刊,調整部分欄目設定,保留“漢代文化研究”、“歷史學研究”等欄目,新辟“法律學研究”、 “政治與經濟學研究”欄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都學壇
  • 外文名稱:Academic Forum of Nandu
  • 語言:中文
  • 主管單位:河南省教育廳
  • 主辦單位:南陽師範學院
  • 編輯單位:《南都學壇》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81年
發展歷程,辦刊宗旨,主要欄目,獲獎情況,社會反響,

發展歷程

《南都學壇》是河南省南陽師範學院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學報,1981年創刊,原名為《南陽師專學報》,1987年更名為《南都學壇》,1989年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成為全國師專學報中較早取得公開刊號的學報之一。2000年南陽師專升格為本科院校,南陽市教育學院併入南陽師專,《南都學壇》保持原名,原來的《南陽教育學院學報》更名為《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公開發行)。根據學院指示,《南都學壇》變更為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刊發文章以文史哲為主,雙月刊,取消原來自然科學版專號。《南都學壇》至今已經編輯出版142期,刊發文章8000餘篇。

辦刊宗旨

《南都學壇》堅持“學術至上,質量面前人人平等”的用稿原則,堅持“雙百方針”,立足本校,面向國內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廣泛進行學術交流,為教學科研服務,為兩大文明建設服務。

主要欄目

漢代文化研究、歷史研究 、古代文學研究、現當代文學研究、政治學研究、法學研究、經濟學研究等。
《南都學壇》充分發揮南陽師院的學科優勢,以文史哲為重點,在漢代文化研究、文學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其中,“漢代文化研究”專欄已連續出版129期,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吸引了眾多專家投稿。《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都曾對《南都學壇》的欄目設定進行過報導。

獲獎情況

《南都學壇》創刊30餘年來,始終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堅持改革,銳意創新,強化精品意識,嚴把稿件質量關,努力辦出刊物特色。已經連續四次被評為全國百強社科學報,連續五次被評為河南省一級期刊,並榮獲河南省社科期刊二十佳提名獎、河南省高校十佳優秀社科學報、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核心期刊。2004、2012年,在河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廳組織的全省高校學報評估中,均獲十佳優秀社科學報第四名。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中心統計,自2003年以來,《南都學壇》所發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轉摘數篇,10年連續穩居全國師範學院學報第一名。
1991年3月南陽師專學報《南都學壇》榮獲河南省新聞出版局頒發“河南省首屆社科類期刊欄目設定獎”。
1991年9月10日南陽師專學報《南都學壇》編輯部被學校授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1995年8月24日《南都學壇》在河南省首屆高校學報系統“三優”評比中獲優秀學報一等獎。
1999年9月10日南陽師專學報《南都學壇》被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授予“首屆全國社科百強學報”稱號。
2000年1月《南都學壇》被河南省新聞出版局評為“一級期刊”。
2000年4月21日南陽師專學報《南都學壇》在河南省第二屆高校學報“三優”評比中獲優秀學報一等獎。
2002年《南都學壇》被河南省新聞出版局評為“一級期刊”。
2002年《南都學壇》被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授予“第二屆全國社科百強學報”稱號,並被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核心期刊。
2003年4月《南都學壇》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授予執行編輯規範優秀期刊。
2004年9月省教育廳組織哲學社會科學學報評估,參評學報49家,共評10家優秀學報,《南都學壇》排名第4,被評為省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5年11月《南都學壇》再次被河南省新聞出版局評為一級期刊。
2006年《南都學壇》被評為第三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漢代文化研究”欄目被評為優秀欄目。
2007年6月22日至25日河南省高校學報研究會六屆二次年會在南陽師院召開。
2008年《南都學壇》被河南省新聞出版局評為河南省一級期刊。
2010年《南都學壇》被評為第四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漢代文化研究”欄目再次被評為優秀欄目。
2011年《南都學壇》被河南省新聞出版局評為一級期刊。
2011年《南都學壇》獲河南省新聞出版局頒發省社科期刊二十佳提名獎。
2012年入選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來源資料庫。
2013年被遴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CHSSCD來源期刊。

社會反響

1988年5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以“《南都學壇》開闢富有地方特色的欄目”對漢代文化研究欄目進行報導。
1991年5月11日《中國教育報》第二版以“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利用文化名城優勢,南陽師專學報辦出特色”為題,對《南都學壇》作過報導。
1989年河南省教育廳主辦的《高教園地》第3期也以“《南都學壇》地方特色濃郁社會反響良好”為題,盛讚我們開闢這個欄目是卓有遠見的,“已受到日本漢畫研究界學者們的關注”。
2003年5月23日《光明日報》刊登《品牌意識:學報發展的希望》,讚揚《南都學壇》樹立了學術品牌。
2003年1期、2期《河南報刊動態》連續發文稱讚《南都學壇》的漢代文化研究欄目。
2004年6期《高校文科學術文摘》發文肯定《南都學壇》的漢代文化研究欄目學術質量高。
2004年10月21日《光明日報》發表《生生不息的漢文化》,稱讚《南都學壇》欄目設定得好。
龍協濤教授主編的《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概覽》一書“學報特色欄目集錦”也對“漢代文化研究”欄目進行了介紹。
2008年《河南報刊動態》發文讚揚《南都學壇》。
2009年《河南報刊動態》讚揚《南都學壇》。
2011年,高校學報研究會原理事長武京閩教授發文《南都學壇:特色發展的成功學報》稱讚“漢代文化研究”欄目辦出了特色,辦出了影響。
2008年漢代文化研究欄目出版100期,刊發文章有多篇被南陽市政府建設文化大市決策時採納。
2011年《南都學壇》召開創刊30周年座談會,程郁綴、吳京閩、姚申、蔣重躍、秦英君等全國知名專家參加,會上收到眾多專家的題詞、賀信和發文稱讚。
2011年11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報》上刊登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先生的文章,稱讚《南都學壇》在30年的辦刊歷程中辦出了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鑄就了30年光輝篇章。
在強手如林的期刊界,要想站穩腳跟,唯一的出路就是在質量上下工夫,我們將繼續狠抓刊物的學術質量和編輯質量,強化精品意識、責任意識,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全方位、多方面地提高期刊的學術含量,使期刊的形式、內容、編校、出版再上一個新台階。熱切期盼海內外專家學者繼續支持我們的工作,積極賜稿,多提寶貴意見,讓我們共同鑄造《南都學壇》新的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