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山寺

南泉山寺

黎平南泉山寺在黎平縣城南1.5公里南泉山中。《黎平府志》載:“南泉疊嶂叢林,明建三寺于山,遊人絡繹不絕,為最名勝。南泉山行道,皆以鵝卵石鋪就,縱橫曲折,從山腳逶迤而上。山腰行道旁有一平地,豎碑一方,上刻”南泉福地“,順道直至大佛殿,殿前側面有一八角亭,亭外有四方水池三眼,一供飲用,二備盥洗。泉水清澈,四季長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泉山寺
  • 位置:黎平縣
  • 特點:具有明清兩代風格的建築群
  • 類別:旅遊景點
發展歷程,景點介紹,

發展歷程

南泉山寺,“明初經始,旋毀於兵。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黎靖參將李思忠倡捐重建。……嘉慶元年(1796年)重修。”南泉山寺是具有明清兩代風格的建築群,既有明代的端莊持重,也不失清代的玲瓏秀麗。寺有三殿,依山取勢建於山腰,建築層層向上。第一層為大佛殿;第二層為靈宮殿;第三層為寶頂庵正殿。大佛殿含有夕佳閣;靈宮殿含有天香閣;另有翠微亭,已毀。南泉亭為清光緒三年(1877年)知府袁開第創建,十七年(1891年)知府俞渭,知縣趙一鶴籌款重修。大佛殿山門為磚砌,呈八字形。門上有行書匾額“雅若祗園”,門側有陰刻楷書對聯一副:“馬足車塵,世路不知何處盡;山花澗月,禪心應自此中生。”

景點介紹

山門前有六級垂帶踏垛。門左右各安石獅一尊。南泉山寺內供釋迦牟尼佛像,侍以阿難、迦葉、四大天王及十八羅漢等。靈宮殿內的天香閣舊名天香書院,是明代抗清名將郡人何騰蛟少年時隻身攻書之處(後知府張瑛以“一人讀書非書院”易今名),歷代文人學士思慕前賢,到此瞻仰勝跡者日不乏人,四壁題詩幾無空隙。
南泉山寺自創建以來,歷經多次修葺、重建。1985年1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