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

南昌航空大學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

測試與光電工程工程學院成立於2009年,其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系。2013年學院設有測控技術與儀器(無損檢測)、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光電信息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其中測控技術與儀器為國家級特色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為江西省品牌特色專業,大學物理實驗中心為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昌航空大學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
  • 創辦時間:2009年
  • 主要獎項:大學物理實驗中心為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
學院簡介,歷史沿革,現任領導,機構設定,院黨委、行政,教學系部,系部介紹,大學物理教研部,生物醫學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測控技術與儀器系,

學院簡介

學院現有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精密儀器與機械、光學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4個二級碩士點;獲準在儀器儀表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3個專業工程領域招收工程碩士。學院具有江西省首批研究生教育(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創新基地。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為江西省“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2011年經國家人事與社會保障部批准在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學院擁有無損檢測與光電感測技術及套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無損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中航工業航空檢測與評價重點實驗室三個省部級科研平台。
學院現有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4個系及教研室,1個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另設有華油檢測中心、光伏工程研究所和創新學研究所3個校級科研機構。
2004-2009,學院在科研的立項、獲獎、發表論文、專利申請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學院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防基礎項目、863子項目、973子課題、航空科學基金、省部科研基金和國防技改重大項目在內的科研課題數百項。
學院經過多年努力,先後參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2項等。
學院通過專家互訪、合作研究、召開國際會議等形式,與英、法、日、美等多個國家與地區10多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2012年這幾年,學院多名教師出席國際會議和到國外進行訪問研究或講學,邀請國外學者來校講學交流80餘人次,有多人次擔任國際學術組織或學術會議的學術委員,主辦或承辦了“電磁、超聲檢測技術進展國際研討會”、“光學檢測國際研討會”、“中英無損檢測教育高等教育論壇”等雙邊或多邊國際會議。
在國內學術交流方面,學院與國內多所重點大學、航空航天科研院所、中國特檢院等單位建立了學術交流、科技合作和聯合培養關係,並聘請一批知名學者作為學院的名譽教授和研究生導師。學院還與有關中航工業西航動力(430廠)、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1所)成立了無損檢測產學研中心、與航天八院上海800所成立了無損檢測聯合實驗室。

歷史沿革

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是在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系的基礎上升格和發展而來的。1999年4月為進一步發展我校測試與檢測特色學科,由學校原電子工程系無損檢測教研室、套用工程系電氣教研室、電工教研室、大學物理教研室及電工實驗室組建了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系。下設測控技術與儀器(無損檢測)教研室、自動化教研室、電子科學與技術教研室、大學物理教研部、大學物理實驗中心、電工電子教學中心。
2006年9月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系升格為自動化學院,下設測控技術與儀器(無損檢測)、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四個系(教研室)、大學物理教研部、大學物理實驗中心、電工電子教學中心、測控技術基礎實驗中心四個教學中心。
2009年7月經學校學科布局調整,原自動化學院自動化系和電工電子教學中心劃歸信息工程學院,並成立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下設測控技術與儀器(無損檢測)、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三個系(教研室)、大學物理教研部、大學物理實驗中心兩個教學中心。

現任領導

院長:陳震
黨委書記: 李琳
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牛馨
副院長: 龔勇清、 段軍紅、牛馨
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陳學崗
失效分析與預防》編輯部主任: 王雲英
院長助理: 余海明

機構設定

院黨委、行政

院長: 陳震
黨委書記:李琳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牛馨
副院長: 龔勇清、段軍紅、牛馨
院長助理:余海明
學院辦公室主任:方文明
工會主席:吳偉
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余海明
院黨委組織員:吳國萍

教學系部

測控技術與儀器系主任:陸銘慧 副主任:吳偉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主任:肖慧榮 副主任:伏燕軍,萬生鵬
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江少鋒
大學物理教學部主任:萬雄 副主任:易江林、肖文波

系部介紹

大學物理教研部

1、主要承擔了全校理、工、管等專業的“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的教學。“大學物理實驗”與“大學物理”課程一道於2004年複評為江西省優質課程(原為首批省級優質課程)。該教研部教師2007-2009來共承擔參與科研及教改課題1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現有儀器設備總價值250多萬元,設備完好率在90%以上,基礎實驗實行一人一組。實驗中心現有實驗總面積1100m2。2、本教研部承擔的“大學物理”是理工科學生必修的基礎理論課。“大學物理實驗”是要使學生在中學物理實驗的基礎上,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習物理實驗知識和方法,得到實驗技能的訓練,為今後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實驗基礎。

生物醫學工程系

生物醫學工程系”成立於2002年,是我江西省最早設定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之一,2006年獲生物醫學工程一級碩士學位點。主要從事“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專業及相關碩士點的教學、科研與人才培養。本系“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以培養醫療電子儀器及醫療信息系統設計人才為主的工學本科專業。
經過10年的建設與發展,建設了國內先進水平的具有特色的本科實驗教學平台,包括:生理與解剖實驗室、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實驗室、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實驗室、生物醫學信號檢測實驗室、生物醫學感測技術實驗室和美國德州儀器(TI)聯合實驗室,共6個實驗室。開展國際合作辦學,本專業同韓國建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09年建立了合作辦學關係,已開展了2期的共10餘人交換生學習活動,取得了較好反響和效果。
生物醫學工程學生在學校各類科技活動中立項34項,總資助金額達78200元。申請專利12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0項,授權10項;“三小”及挑戰杯等科技製作活動中獲獎15項(省級4項、校級11項)。
在科研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級項目5項(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得江西省自然科學獎勵二等獎1項,江西省高等學校2007-2008年度科技成果獎,二等獎1項,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EI收錄10餘篇,其中在生物醫學工程權威雜誌IEEE T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論文1篇。
生物醫學工程系現有教師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人。教師隊伍中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
生物醫學工程作為朝陽行業,已被國家十二五計畫列為重點發展行業。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成立於2006年4月,2013年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其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是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設定的。該專業依託省級重點學科“光學工程”和校級重點學科“物理電子學”進行了多年的專業建設,於2004年被評為江西省高等學校本科品牌專業,2008年批准為江西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在省內甚至國內有較好的影響。為了滿足社會對光電專業人才的需求,2009年申報並獲批了“光電信息工程”專業,該專業於2010年開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在研究生培養上,2013年擁有“光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物理電子學”二級碩士點,其中“光學工程”碩士點是省級示範碩士點。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現有教師3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7人。教師隊伍中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中青年骨幹教師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3人。

測控技術與儀器系

測控技術與儀器系”成立於2006年4月,主要從事“測控技術與儀器”本科專業及相關碩士點的教學、科研與人才培養。本系“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是以培養無損檢測技術人才為主的工學本科專業。創辦於1979年,1982年開始招生;198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在我校率先設定“無損檢測”本科專業並正式列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1993年高校專業目錄調整,歸入“檢測技術與儀器儀表”專業;1998年高校專業目錄再次調整,歸入“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經過30年的建設與發展,以該專業為基礎,1999年“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被評為江西省首批省級品牌專業,2007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為國家特色專業。在研究生培養上,1995年申報獲準“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二級碩士點,而且“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碩士點是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點學科和首批省級示範碩士點,2005年再獲“精密儀器與機械”二級碩士點。2011年獲得“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同年,該一級學科獲批為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該學科也是學校第一層次高水平特色學科。
測控技術與儀器系現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1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3人。教師隊伍中江西省教學名師1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中青年骨幹教師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5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