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村(廣東省饒平縣湯溪鎮南塘村)

南塘村(廣東省饒平縣湯溪鎮南塘村)

廣東省饒平縣湯溪鎮南塘村,是修建湯溪水庫時的呂氏居豪村的移民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塘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饒平縣湯溪鎮
  • 面積:1.8平方公里
  • 人口:310人
地理與人口,歷史沿革,

地理與人口

廣東省饒平縣湯溪鎮南塘村,是修建湯溪水庫時的呂氏居豪村的移民村。位於屏山東側,後倚屏山,前有坑流,青山綠水,風景秀麗。當年隊址門樓兩邊,曾題“南山秀色千年景,塘水錦波萬古清”聯句,以描寫南塘秀麗的景色。南塘村毗鄰草塘北村、東塘村,距主村西坑村約一公里。南塘村是居豪村委會的四個自然村之一。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耕地56畝。至2010年全村有80戶,310人。但多數人常年外出工作。
饒平縣湯溪鎮南塘村饒平縣湯溪鎮南塘村

歷史沿革

饒平縣湯溪水庫是1958年11月至1959年12月興建的。建水庫時,庫區被拆除的房屋5591間,被淹沒耕地8400餘畝。從庫區遷出了26個自然村,1242戶6041人,分散安置在2省4縣27個社場。1961年先後回遷庫區的有1071戶4802人,在庫外尚有移民人口1239人。回遷的人口先後在庫區建立安置點,形成現在42個自然村,南塘村是其中之一。
1960年春節後,移居軍埔、僑光、高厝鋪等地的村民相繼回遷。至夏天,已有近200戶村民回到西坑村。當時,沒有住房,村民們的眠床家私狼籍山野。幸好有原先所建的倉庫、牛寮,可讓先到的村民安頓婦幼老人,每間房子住七、八戶,大戶放一張眠床,小戶兩戶放一張眠床,男人們和後到的村民都露宿山坡,天當被蓋地作床。為遮風雨,先搭草寮暫且棲身,然後各自蒐集舊瓦木料自建陋屋,二、三年後再統一規劃建房。經過幾次搬遷,幾番辛苦,方有安居之所。
1961年農曆七月初二,移居白虎頭村的村民,由廣有、文才、堤南、錫孟等人帶領專業隊回故鄉,於屏山東側之山坳擇址建南塘村。隨後村民們從白虎頭村陸續遷回南塘村居住,西坑也有部分村民搬進南塘。居住南塘村的有原居豪書田樓、祖厝住戶和良毅公裔孫呂門、成之、英才、成中兄弟四戶,如意樓純樸公裔孫紅毛一戶,田饒濟垂公裔孫芳泉一戶。2006年5月和7月,饒平縣遭受兩次百年一遇的洪澇颱風災害,造成很大損失,一批房屋倒塌。家鄉民眾的安危牽動著海內外華僑同胞的心。香港廣東社團總會、香港汕頭商會等海內外社團和熱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捐款170多萬元用於饒平救災復產、恢復家園工作,幫助305戶倒房戶重建家園。其中沈廣河先生和余潔儂女士分別以個人名義捐款50萬元和20萬元,用於重建庵下村和南塘村的“僑心居”工程。2006年12月,湯溪鎮南塘村僑心村竣工。
饒平縣湯溪鎮南塘僑心居饒平縣湯溪鎮南塘僑心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