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順陵

南京順陵

順陵是五代南唐李景的陵墓,它位於欽陵西側約百米處。陵墓規制略簡。李景頗具文學才華,他的詞綺艷婉約,如“細語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等佳句至今為人稱頌。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順陵
  • 地理位置:南京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地下建築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10元
歷史,價值,

歷史

南唐二陵是在1950年才發現的,因年代久遠,地面建築早已不存。地宮雖在宋代就有人盜掘過,但仍出土了陶俑瓷器玉哀冊等6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南朝陵墓石刻是六朝文化的珍品,也是中國石刻藝術中的瑰寶,在整箇中國石雕藝術史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上承秦漢,下啟隋唐,與同時代的北朝石窟藝術遙相媲美。

價值

位於鹹陽城東北20公里處渭城區底張鎮韓家村。武則天之母楊氏之墓。楊氏死於鹹亨元年(670),先以王禮安葬。天授元年(690)武則天稱帝,遂追封其母為孝明高皇后,改墓稱陵。方錐形陵丘高12.6米,底部周長186米。陵園有內城和外城。外城東西橫距866米,南北縱距1246米,內城周長1196米。內城也叫皇城,為方形,四角夯土牆仍很明顯。外城系改為陵後擴建,現有石人13件,石羊1尊,石坐獅1對、蓮花座1件,華表頂1件,石礎1對,石走獅1對,天祿1對。走獅和天祿是順陵石刻中的精品。石走獅體積巨大,造型雄偉,呈闊步緩行姿態,氣勢磅礴,威武有力。天祿(又名獨角獸)頭似鹿,身似牛,有雙翅,翅上雕有美麗的捲雲花紋,足為馬蹄,尾垂與石座相連。還有《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后碑銘》,系武三思撰文,相王李旦(即唐睿宗)書丹,全文4000餘字,其中有武則天造字16個。該碑原來高大雄偉,明嘉靖乙卯年(1555)關中大地震時斷為多節,保存至今的只有9塊,現藏於鹹陽博物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