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萬歲

千秋萬歲

千秋萬歲是一個漢語成語,

拼音是:qiān qiū wàn suì,

釋義:1、形容歲月長久。2、祝人長壽的敬辭。3、諱稱帝王死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秋萬歲
  • 釋義:形容歲月長久
  • 出處:《韓非子·顯學》
  • 拼音:qiān qiū wàn suì
成語,拼音,引證解釋,相關連結,

成語

千秋萬歲

拼音

qiān qiū wàn suì

引證解釋

1、千年萬年。形容經歷長久的時間。
漢·阮籍《詠懷詩·十九》:千秋萬歲後,榮名安所之?乃誤羨門子,噭噭今自蚩。
漢 無名氏 《上之回》詩:“令從百官疾驅馳,千秋萬世樂無極。”
《梁書.卷二十二.太祖五王傳.南平王偉傳》:“下官曆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樑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亦作「萬歲千秋」。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恐千秋萬歲而後,有秦國者,非王之子孫也!”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後來入場考試,益覺功令森嚴,連恭代的字,都不敢寫,方以為大清統一中原,餘威震俗,千秋萬歲,綿延不絕,可以與天同休了。”
2、祝人長壽的敬辭。
《韓非子 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聒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此人所以簡巫祝也。”
《新唐書.卷十九.禮樂志九》:“臣某等不勝大慶,謹上千秋萬歲壽。”
3、諱稱帝王死亡。
《史記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
《新五代史 卷二十四 唐臣傳 郭崇韜傳》:“俟主上千秋萬歲後,當盡去宦官。”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褒姒曰: ‘吾王千秋萬歲之後,少不得太子為君。今王后日夜在宮怨望咒詛,萬一他母子當權,妾與伯服,死無葬身之地矣!’言罷,嗚嗚咽咽,又啼哭起來。”

相關連結

遼代行用錢。據其形制、文字演變及傳世數量推斷,鑄行期可從太祖阿保機(916—926年)始,延續至中期興宗(1031—1055年)前後。此錢大小不一,逕自1.3厘米起,漸增至2.7、3.4、4、4.9厘米等多種樣式,錢文亦從拙樸的減筆,反書逐漸演變為健美的繁體漢字。“千秋萬歲”四字旋讀,寓永久通行意,僅一“萬”字即有減筆、反筆、簡寫、繁體之別。背多無文,亦有少數銘“家國詠安”、“國太仁安”之類吉語。製作渾厚,邊廓堅挺,少數內廓微顯決紋。因其時遼使入宋多攜此錢,故傳世“千秋萬歲”較同期別種遼錢為眾,殊不難見。又有背鑄龍鳳及人犬圖等厭勝錢數品,辨其文字可知為中原歷代所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