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樂滿

匡樂滿

匡樂滿,男,漢族,1962年生,湖南隆回人,中共黨員,博士博士後,教授,量子信息學專家、芙蓉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中國量子力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現任湖南師範大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匡樂滿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邵陽隆回縣
  • 出生日期:1962年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湖南師範大學
簡介,學歷和工作簡歷,兼職,主要貢獻,理論物理研究,新型量子態結構,分管工作,科研項目,最新論文,獲獎情況,

簡介

匡樂滿,男,1962年生,湖南隆回人,中共黨員,博士博士後湖南師範大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教授,量子信息學專家、芙蓉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匡樂滿匡樂滿

學歷和工作簡歷

匡樂滿
1981.09--1985.07 湖南師範大學,本科/物理學
1985.09--1988.05 湖南師範大學,碩士/理論物理
1988.05--1992.12 長沙水電師範學院,物理學/理論物理
匡樂滿匡樂滿
1993.01--  湖南師範大學物理系,物理學/理論物理
1993.09--1996.05 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物理學/理論物理
1999.05--2000.06 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非線性中心博士後,物理學/ 理論物理
2000.08--2001.08 美國猶他大學物理系博士後(Research Associate),物理學/理論物理
1998.01--2004.12(隔年3個月)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 協聯成員,物理學/理論物理
2004.01--2008.12 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物理學/理論物理
曾任湖南師範大學物理系系主任、原理學院副院長、物理與信息科學學院院長;
2005年5月 湖南師範大學黨委委員。
2006年6月 湖南師範大學副校長。
2006.07--2006.08 德國海得堡大學物理研究所訪問教授,物理學/理論物理
現任湖南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職

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協聯成員;
中國量子力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匡樂滿匡樂滿
湖南省政協委員。

主要貢獻

理論物理研究

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在量子光學、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和量子信息等方向做出了突出成績, 取得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已發表SCI論文106篇,獲1995全國SCI論文個人排名第七名. 這些論文在國內外同行中產生了很好反響。據不完全統計這些論文已被20多個國家的400多位學者引用800餘次,其中SCI他人引500餘次。先後承擔了國家“973”計畫項目、國家“攀登計畫”預選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項目、國家知識新工程重大前沿交叉領域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課題等一系列國家重大、重點和重要項目的研究任務。

新型量子態結構

新型量子態結構理論方面,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多分量相干態的概念,建立了多分量相干態理論.提出了有限維空間玻色子相干態的定義,這一定義被列為國際上公認的兩種定義形式之一,被國際同行命名為"截斷相干態"。
在國際上較早地開展了量子電磁場與介觀結相互作用等此類系統中超流的壓縮特性和量子關聯研究,發現該系統中的超流不僅可以表現壓縮效應而且可以表現量子關聯.利用超流的Shapiro台階發現通過介觀結不僅可以區分經典光場和非經典光場,而且還可以區分不同特性的非經典光場,為非經典光場的探測提供了新方法。
在量子消相干性研究方面,提出了非線性量子消相干模型.利用該模型很好地解釋了美國國家技術標準局著名的離子阱實驗觀察到的量子消相干效應,給出了與實驗一致的結果。

分管工作

分管研究生院(學位評定委員會辦公室)、醫管辦、期刊社、中學生理化報,聯繫工程與設計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物理與信息科學學院、醫學院、附屬湘東醫院。

科研項目

基於自旋的量子計算原理和方法的研究,(2007CB925204),210萬,國家973計畫課題,2007-2012
幾個大粒子數(巨觀)系統的量子相干性和量子消相干研究(10775048),30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08-2010
原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中的巨觀量子效應及其操縱控制(10075018),12.0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1-2003
原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系統中的非線性問題,8.0萬,國家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2000-2002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中的巨觀量子效應,12.0萬,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基金,2000-2002
原子物質波的非線性操縱和控制,8.0萬,湖南省中青年科技基金 ,1999-2001
囚禁原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理論研究,3.0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子課題,1998-2000
面向21世紀理論物理重大前沿課題 ,4.75萬,國家95“攀登計畫”子課題 ,1998-2002
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的量子效應及其套用(19674013), 7.0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7-1999
(量子)李(超)代數的多分量相干態表示及套用(19305004),2.5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4-1996

最新論文

利用雙光子過程實現量子信息轉移,《物理學報》2008年 第3期
Quantum State Transfer in Trapped-Ion-Cavity Systems,《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7年 第11期
A new optical scheme for teleportation of entangled coherent state,《中國物理:英文版》2006年 第10 期
Linear optical implementation of optimal unambiguous discrimination among quantum states,《中國物理:英文版》2006年 第9期
Decoherence Sensing of Entangled-Coherent-State Channels via Unambiguous Quantum State Filtering,《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6年 第5期
Quantum entanglement and quantum nonlocality for N-photon entangled states,《中國物理:英文版》2006年 第4期
雙模減單光子壓縮真空態的量子退相干和非局域性動力學,《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 第1期
Linear Optical Implementation of Quantum Clock Synchronization Algorithm,《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6年 第2期
Entanglement Swapping and Concentration in Multi-Pair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6年 第2期
Quantum Decoherence for Multi-Photon Entangled States,《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5年 第8期
Quantum Decoherence for Multi-Photon Entangled States,《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5年 第8期
Generation of High-Dimensional Photon Entangled Coherent States in Double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System,《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5年 第3期
Direct Measurement of Squeezing in the Motion of Trapped Ions,《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5年 第4期
Thermal Entanglement in Superconducting Quantum-Interference-Device Qubits Coupled to Cavity Field,《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4年 第3期
Multi-Mode Excited Logic Gates on Trapped Ions,《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4年 第1期
Quantum Dense Coding in Multiparticle Entangled States via Local Measurements,《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4年 第1期
Linear Optical Implementation for Quantum Teleportation of Unknown Two-Qubit Entangled States,《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2004年 第11期

獲獎情況

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2年獲國家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1997年獲湖南省青年科技獎;
1998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並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記二等功一次
2003年被評為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
兩次被湖南省委高校工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1994年SCI系統論文數全國個人第七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