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工會

北京市教育工會

北京市教育工會是北京市教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民眾組織,是北京市教育界的重要社會團體,是北京市總工會重要的產業工會。另對19個區縣和地區教育工會進行工作指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教育工會
  • 地區:北京
  • 時間:1949年
  • 性質:重要的產業工會
簡介,發展歷程,

簡介

目前,北京市教育工會擁有高等院校、直屬基層工會71個,會員近12萬人。另對19個區縣和地區教育工會進行工作指導。

發展歷程

北京市教育工會的前身是北京市中國小教職員聯合會和院校教職員聯合會。1949年11月13日成立了教育工作者工會籌備委員會,並於1950年7月20日召開北京教育工作者工會第一次代表大會。1950年8月1日中國教育工會成立後,北京市教育工作者工會改名為北京市教育工會。現為北京市教育工會第八屆委員會。
北京市教育工會各級組織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和各級黨政的領導和支持下,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和北京市總工會的指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北京市工作大局和首都教育“十一五”規劃目標不懈努力,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突出重點、協調發展,教育工會的影響逐漸擴大、地位穩步提升、作用明顯發揮,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為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做出了積極貢獻。
多年來,北京市教育工會各級組織服從、服務於教育發展與改革大局,主動爭取各級黨政的領導和支持,以黨建帶工建、以工建促和諧,在加強源頭參與、深化民主管理、規範校務公開、弘揚師德精神、提高教職工隊伍綜合素質、凝聚教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創新送溫暖形式與內容、推進非事業編制人員入會與維權、強化工會幹部素質培養、提升工會工作整體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深刻闡述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進一步明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對工會更好地發揮組織、引導、服務職工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作用,在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做出更大貢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17年9月25日至26日,北京市教育系統工會工作會暨市教育工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召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