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院

化成院

《化成院》是宋代詩人陸游的詩作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化成院》
  • 創作年代:宋朝
  • 作品出處:《劍南詩稿
  • 文學體裁:五言詩
  • 作者:陸游
詩詞正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詩詞正文

翠圍至化成(1),七里幾千盤。
肩輿掀濘淖(2),嘆息行路難(3)。
緣坡忽入谷,蜿蜒蒼龍蟠。
孤塔插空起,雙柟當夏寒(4)。
飛屐到上方(5),漸覺所見寬。
前山橫一幾,稻陂白漫漫(6)。
肥僧大腰腹,呀喘趨迎官(7),
走疾不得語,坐定汗未乾。
高人遺世事,跏趺穴蒲團(8)。
作此望塵態,豈如返巾冠!
日落聞鹿鳴,感我平生歡。
客游殊未已,芳歲行當闌。

作品注釋

(1)至:原作“玉”,據錢仲聯校注本改。
(2)肩輿:轎也。《晉書》:“王獻之嘗經顧辟疆園,先不相識,乘肩輿逕入。”蘇軾《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詩:“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濘淖:謂泥塗也。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跳躑雖雲高,意不離濘淖。”
(3)行路難:行旅艱難也。《晉書·袁山松傳》:“因舊歌有《行路難》,乃文其辭,每醉縱歌之。”《樂府解題》:“《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
(4)從“緣坡”至此,據錢仲聯校注本添。
(5)飛屐:輕履也。蘇軾《九日湖上尋周李二君不見君亦見尋於湖上以詩見寄明日乃次其韻》詩:“葦間聞拏音,雲表已飛屐。”上方:佛家喻勝地也。此作寺院解。許渾《長慶寺遇常州阮秀才》詩:“上方有路應知處,疏磬寒蟬樹幾重。”解琬《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瑞塔臨初地,金輿幸上方。”
(6)漫漫:白色茫茫,無涯際之貌。揚雄《甘泉賦》:“指東西之漫漫。”漫,此處讀作平聲。
(7)呀喘:喻趨奉喘息貌。
(8)跏趺:佛教之坐法,所謂結跏趺坐是也。有二種,一曰降魔坐,一曰吉祥坐。降魔坐先以右趾押左股,後以左趾押右股,諸禪宗多傳此坐。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後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如來成道時,如此坐。白居易《在家出家》詩:“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喚妻呼多不應。”穴:原作“冗”,據錢仲聯校注本改。穴蒲團,意謂在蒲團上坐出穴,即蒲團坐穿之意。蒲團:僧人坐禪拜跪所用具,織蒲為之,厥狀團圓,故名。許渾《晨別翛然上人》詩:“敗衲倚蒲團。”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詞作數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渭南詞》等數十個文集傳世。
化成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