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由南鄭出定三秦

劉邦由南鄭出定三秦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立沛公(劉邦)為漢王,建都南鄭。四月,劉邦來南鄭就國;八月,用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策離南鄭,出定三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邦由南鄭出定三秦
  • 年代:公元前206年
  • 建都:南鄭
  • 性質:歷史事件
漢元年(前206年)正月,項羽封劉邦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對項羽背棄楚懷王所定“先入鹹陽者王之”的盟約十分惱怒,欲與項羽決一高低。蕭何力勸:“雖王漢中之惡,不猶愈於死乎?”“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劉邦採納了蕭何建議,四月,往南鄭。項王派士卒三萬名隨往。劉邦率數萬人“從杜南(今長安南)入蝕中”,進入漢中境內。張良送劉邦至褒中,臨別向劉邦建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劉邦採納了張良建議,遂燒絕棧道,使項王無西顧漢王之憂。於是,漢王劉邦得以在漢中休養生息,厲兵秣馬,擴充實力。
淮陰人韓信,曾在項王軍中任郎中,未被重用,遂投奔劉邦,任治粟都尉,亦不為重用。韓乘機逃走,後被蕭何追回。蕭向漢王力薦:“諸將易得耳,至於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必留,不能用,信終亡耳。”劉邦聽從蕭何言,於是,擇良日、齋戒,設壇、具禮,拜韓信為大將軍,令其統帥漢軍。韓信向劉邦陳述《登壇對》,認為項王雖勇悍而無良謀,雖勢強而不義,天下多怨,百姓不附。漢王入關後秋毫不犯,除秦苛法,約法三章,深得民心,齊楚之戰已開始,三秦王立足未穩,漢之將士多山東子弟,日夜盼望東歸。獻策漢王曰:“今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漢王劉邦聆聽後,大喜,深感得信晚。遂下決心出定三秦。同年八月,韓信用分兵之計,部署諸將分路出擊:以蕭何留守漢中,鎮撫百姓,收巴蜀稅租,以供軍食,以將軍曹參、郎中樊噲等為先鋒,領兵數萬,韓信自率將軍周勃、太僕夏侯嬰、中謁者灌英、右騎將軍傅寬,騎都尉靳歙等為本隊,統兵十萬人,漢王居本隊與大將軍同行,自漢中出兵隴右。曹參取下辨(今甘肅成縣)、故道(今鳳縣),出散關趨陳倉(今寶雞縣境內);樊噲擊破西縣(今天水市西南)丞,沿隴道出雍南(今鳳翔縣南),破雍王章邯“輕車騎”。連克三秦,出函谷,東向與項羽逐鹿中原。
韓信拜將韓信拜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