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溫

劉秉溫

劉秉溫,陝甘寧邊區的模範縣長,中共七大候補代表。第四、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秉溫
  • 外文名:Liu Bingwen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2年10月
  • 性別:男
個人簡介,土地革命時期,全國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個人簡介

劉秉溫,1912年10月生,模範省米脂縣豬頭圪塔村人。出身於亦農亦商家庭。1922年全家遷居安塞縣。1933年再遷居延安萬花鄉碾莊村務農。1935年4月參加革命。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劉秉溫劉秉溫

土地革命時期

1935年7月至8月、10月至11月任陝西膚施(膚甘)縣革命委員會主席。8月至10月任膚施縣革命委員會勞動部部長,9月任黨支部書記。同年11月至1937年2月任膚施縣蘇維埃政府主席,1936年4月至夏兼任縣保衛局局長。同年12月至1937年2月任中共膚施縣委書記。1937年2月至7月任中共延安縣委副書記、延安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全國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至1943年9月任延安縣縣長、中共延安縣委副書記(至1937年9月)。為搞活經濟、方便民眾,領導延安縣成立了著名的南區合作社;延安縣改造二流子參加生產勞動的經驗,得到毛澤東主席稱讚。大生產運動中,帶領全縣幹部幫助民眾開展互助合作,激發了民眾的生產熱情,全縣糧食大獲豐收。自己也帶頭開荒種地,所提出的勞動互助辦法、變工隊辦法及其經驗被譽為“劉秉溫生產方式”。1942年被評為模範縣長,是1943年1月中共西北局高幹會表揚獎勵的22名領導幹部之一,毛澤東親筆為其題詞“善於領導民眾”。1943年3月中共西北局指示各地委:切實推廣和領導生產大競賽,並仿照延安劉秉溫變工隊辦法,組織互助組,發揮和提高民眾的生產積極性。“劉秉溫生產方式”在大生產運動中得到大力推廣,促進了陝甘寧邊區的農業生產。1943年1月至1947年3月任陝甘寧邊區保全處副處長。1943年任陝甘寧邊區延屬公署保全分處處長。同年12月任邊區級各機關學校甄別委員會成員。1945年4月至6月作為陝甘寧邊區代表團成員參加中共七大。

解放戰爭時期

1946年到1948年任陝甘寧邊區聯防軍司令部武裝部部長、延安軍分區副政治委員。1948年6月至1949年2月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警備第四旅副政治委員。1948年7月至11月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第一軍分區副政治委員。1949年6月至9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二兵團第四軍第十二師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2年初任西北交通部運輸局局長。1954年9月任交通部第五公路勘察設計院黨委書記兼局長。1958年4月至1960年10月任陝西省交通廳副廳長。1960年9月至1962年10月任陝西省交通廳黨組書記、廳長。1962年10月至1965年1月任陝西省交通廳副廳長、黨委副書記。1964年10月至1965年11月任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副局長。1964年調西南三線組建渡口市交通指揮部。同年12月至1970年9月任渡口市交通指揮部黨委書記兼指揮長。“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頂著壓力抓生產。1970年9月任渡口市革命委員會基建組副組長,1972年3月任組長。1972年4月至1979年5月任中共攀枝花市委常委。1972年5月至1974年2月兼任中共攀枝花市委、市革委會機關黨委副書記。1973年3月至1979年5月任渡口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兼市計委主任(1973年5月起)。1979年1月至5月兼任市社隊企業局局長。5月至8月任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設計院院長、黨委書記。曾任四川省政協常委。第四、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9年8月25日因病在西安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