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緩聲歌(陸機詩作)

前緩聲歌(陸機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前:古樂曲的前部。緩聲:柔緩的樂聲或歌聲。古樂律中,比正常樂律慢一倍的樂聲稱緩聲,快一倍的稱為清聲。古樂律名。《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昔黃帝吹九寸之管,得黃鐘正聲,半之為清聲,倍之為緩聲,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歌:歌曲。詩歌。古辭:古代歌辭。樂府中特指漢朝以前無名氏的歌辭。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前緩聲歌
  • 創作年代:魏晉
  • 文學體裁樂府
  • 作者:陸機
作品全文,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遊仙聚靈族,高會曾城阿。
長風萬里舉,慶雲郁嵯峨(1)。
宓妃興洛浦,王韓起太華。
北征瑤台女,南要湘川娥(2)。
肅肅霄駕動,翩翩翠蓋羅。
羽旗棲瓊鸞,玉衡吐鳴和(3)。
太容揮高弦,洪崖發清歌。
獻酬既已周,輕舉乘紫霞(4)。
總轡扶桑枝,濯足暘谷波。
清輝溢天門,垂慶惠皇家(5)。

注釋

(1)遊仙:漫遊仙界。漫遊的仙人。泛指遊仙詩。聚:聚集。聚會。靈族:神靈一族。精靈一族。靈異一族。高會:盛大的聚會。高朋滿座的聚會。曾城:層城。重重城樓。一層層的高大城闕。傳說為崑崙山仙人居住城堡的名字。《淮南子》“崑崙山有曾城九重,高萬一千里,上有不死樹在其西。”阿:角落。牆角。城隅。長風:長遠的大風。暴風。舉:飛舉。慶云:喜慶之雲。五色雲。古人以為喜慶、吉祥之氣、祥瑞之氣,也作“景雲”。郁:蔥鬱。嵯峨cuó é:山勢高峻,也指坎坷不平,或者形容盛多。
(2)宓fú妃:傳說中伏羲氏之女,黃河水神河伯之妻。又稱雒(luò,同“洛”)嬪,溺死於洛水,遂為洛水女神。屈原《楚辭·離騷》“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曹植《洛神賦》的女主。興:興起於。洛浦pǔ:洛水之濱。浦,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區。王韓:仙人王子喬和韓眾。曹植《仙人篇》‘韓終與王喬,要我於天衢。’王子喬,又名王喬或王子晉。王姓始祖。《列仙傳》云:“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上。三十年後,求之于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頭’。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見,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韓眾,又名韓終。出自《楚辭·遠遊》,為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列仙傳》“齊人韓終,為王採藥,王不肯服,終自服之,遂得仙也。”晉葛洪《神仙傳·劉根》:“請問根學仙時本末,根曰:‘吾昔入山,精思無所不到,後如華陽山,見一人乘白鹿車……載拜稽首,求乞一言。神人乃告余曰:“爾聞有韓眾否?”答曰:“實聞有之。”神人曰:“我是也。”’”後與秦始皇時方士韓終混淆。起:興起於。太華:山名。即西嶽華山,在陝西省華陰縣南,因其西有少華山,故稱太華。北征:北方徵收。瑤台:神話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有說指崑崙山瑤池的玉台。又指美玉砌的樓台。亦泛指雕飾華麗的樓台。南要:南方邀請。要,古同‘邀’。湘川娥:湘水平川的美女嬌娥。湘川,指湘水或湘水的山川。娥,美女嬌娥。特指湘水之神娥皇女英。又稱皇英。長曰娥皇,次曰女英,古代神話傳說中帝堯的兩個女兒,同嫁帝舜為妻。舜父頑,母囂,弟劣,曾多次欲置舜於死地,終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脫險。舜繼堯位,娥皇女英之其妃,後舜至南方巡視,死於蒼梧。二妃往尋,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淚染青竹,淚盡而死,因稱“瀟湘竹”或“湘妃竹”。
(3)肅肅:肅靜肅穆貌。清寂幽靜貌。狀聲詞。形容風聲。峻急迅速貌。霄駕:雲霄中的車駕。指雲車或乘雲車遨遊於天際。傳說中仙人以云為車。翩翩:鳥飛輕疾貌。運動自如貌。舉止灑脫貌。翠蓋:翠鳥羽毛(翠羽)裝飾的車蓋。蓋,車蓋。古代車上遮雨蔽日的篷子,形圓如傘蓋,故稱。羅:羅列。排列。羽旗:翠羽裝飾的旌旗。戰國楚宋玉《高唐賦》“若駕駟馬,建羽旗。”棲:棲息在。棲止在。瓊鸞:裝飾有瓊玉的鑾駕(也稱鸞駕,帝王的座車)。瓊玉製造的車鸞(車鈴)。皇家車駕上裝有鸞鳥形狀的車鈴,故稱。玉衡:裝飾有玉石的車衡(車轅橫木)。車轅頭橫木的美稱。吐:吐露。顯露出。鳴和:鳴響的和鈴。鳴聲諧和的車鈴。和、鸞指古代的兩種馬車鈴鐺,掛在車衡的鈴鐺稱"和",掛在車軾(軛首)的稱"鸞"。應劭《漢書》注曰‘鑾在軾,和在衡。’”
(4)太容:人名。傳說為黃帝的樂師。揮:揮舞。揮動。高弦:調高音調的琴弦。高張的琴弦。高張,向高音處張弦(給琴弦調音)。指緊弦,拉緊琴弦或弓弦。呂向注“高弦,謂高張琴瑟弦也。”洪崖:也作洪涯,傳說的仙人名。黃帝臣子伶倫的仙號。發:發出。唱。清歌:清脆嘹亮的歌聲。無伴奏的歌曲。清商曲的歌曲。又指古清聲歌曲。古樂律中,比正常樂律慢一倍的樂聲稱緩聲,快一倍的稱為清聲。《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昔黃帝吹九寸之管,得黃鐘正聲,半之為清聲,倍之為緩聲,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獻酬:奉獻酬酒。敬酒。謂主客互相敬酒。泛指斟飲。既已周:既然已經周到或一周(一圈或一遍)。輕舉:輕身飛舉(騰飛)。乘紫霞:乘坐紫色雲霞(而去)。
(5)總轡pèi:控制韁繩。猶系馬。總,聚束,系扎。結,系。轡,駕馭牲口用的韁繩。扶桑:亦名朱槿。神話中的樹木名。在日出的地方,東方的湯谷(暘谷),有神木,名扶桑。後用來稱太陽出來的地方。枝:樹枝,枝頭。濯zhuó足:洗腳。暘谷:傳說中指日出的地方,亦作“湯谷”。傳說太陽早晨出發於東方“暘谷”,晚上落入西方“禺谷”。波:波浪。清輝:明亮澄淨的光輝。多指日月等星體的光。溢:充溢。溢出。天門:天宮之門,指天帝所居住的宮門。帝王宮殿之門,即君門的尊稱。垂慶:垂範的吉慶。留傳後世的吉慶。惠:惠顧於。皇家:皇室家族。

作者簡介

陸機(261~303年)字士衡,吳郡華亭人(今上海松江),西晉文學家、書法家,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後死於“八王之亂”,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陸機傳》),與弟陸雲俱為我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其實陸機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的《平復帖》是我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