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龍芽

刺龍芽

刺龍芽,別名刺老芽遼東楤木、龍芽楤木、鵲不踏,拉丁文名Aralia elata Seem.屬多年生落葉小喬木,刺龍芽其嫩莖葉作蔬菜食用,果球形,5稜,直徑4毫米,成熟時黑色。分布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陝西;朝鮮,蘇聯西伯利亞地區,樹皮入藥,為利尿劑,治糖尿病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刺龍芽
  • 拉丁學名:Aralia elata(Miq.) seem
  • 別稱:刺老芽、遼東楤木、龍芽楤木、鵲不踏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傘形目
  • :五加科
  • :楤木屬
  •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
簡介,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食用方法,栽培技術,種子繁殖,移栽或扦插,直按生芽法,溫室栽培,藥用功效,

簡介

刺龍芽是五加科中的一種野生灌木或小喬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刺龍芽是落葉樹,耐寒性極強,落葉後進入休眠。自然條件下於春暖花開時萌芽生長,刺龍芽是從其枝條頂端萌發出的嫩芽。在日光溫室條件下,可通過一系列的栽培措施,使其提早萌芽,於春節前後供應市場,具有比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形態特徵

有刺灌木或小喬木,高1.5-6米;小枝淡黃色,疏生細刺。葉大,連柄長40-80厘米,二回或三回羽狀複葉,總葉軸羽片軸通常有刺;羽片有小葉7-11片,基部另有小葉一對;小葉卵形
刺龍芽刺龍芽
至卵狀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5-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至心形,稀楔形,邊緣疏生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傘形花序聚生為頂生傘房狀圓錐花序;主軸短 ,長2-5厘米;花白色;萼邊緣有5齒;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分離或基部合生。果球形,5稜,直徑4毫米,成熟時黑色。

生長環境

生於林緣或林中。刺嫩芽喜生長在溝谷、陽坡、土壤肥沃、潮濕或半陰的雜木林、闊葉林、混交林、次生林中或生長在林緣,灌木林、溝邊等地。
刺龍芽刺龍芽

分布範圍

分布於遼寧、吉林、黑龍江;朝鮮,蘇聯西伯利亞地區,日本也有。刺嫩芽原產於我國,主要分布在我國、日本、朝鮮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等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其中遼寧的本溪、丹東桓仁寬甸撫順、新賓、清原和吉林的柳河通化集安長白樺甸、梅河以及黑龍江的尚志五常海林伊春密山等地區分布較多,資源豐富。

食用方法

刺嫩芽的嫩芽為食用部分,食用方法多樣。可以生食、炒食、醬食、做湯、做餡,或加工成不同風味的小鹹菜。它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濃郁,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譽為“山野菜之王”。多年來,一直是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種之一,而且供不應求。深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稱讚。可稱得上是“美味山珍”。可用開水燙後生食、炒食、醬食,還可以做湯、做餡。涼拌刺龍芽:用刺龍芽,配醬油,味素,麻油,辣椒油涼拌食用,可治腹瀉,痢疾。
刺龍芽炒鹹肉:用刺龍芽一袋焯水瀝淨,鹹肉150克,配少許青椒,酒,鹽,味蔥花,姜花精,蔥花,姜花,白糖。將鹹肉煎微黃,放入青椒、蔥花,姜花炒香,再放入刺龍芽及其他佐料快炒而成。
本菜特點:其味清香鮮美,又有滋陽潤燥,補中益氣的功效,適用於體倦,乏力,虛勞咳嗽,咽痛,下痢,營養不良等病症。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

1、 採種刺龍芽種子於9月中旬成熟,球果黑紫色過熟易脫落。採收後放入盆內,用手反覆揉搓,直至搓碎果實,再用清水洗去果皮,果肉等雜質,將沉底的飲滿種子撈出後晾乾表面水分待播。
2、整地與播種選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條件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育苗。4月中旬翻地施肥、起壟做床、床寬1米,長10米,做好後扣膜增溫。當地溫達13度以上時即可播種。每畝用中1-2公斤,種上蓋1-2厘米厚細土,鎮壓一下。苗出齊後要通風煉苗,防止日灼。待長出真葉後去膜,及時鬆土、除草,澆水。小苗長出3片真葉後按株行距20×40厘米移栽,加強管理,用時施肥。
3、定植秋季落葉後至上凍前,將小苗按株行距40×50厘米移植到大棚或大田裡,落葉後自然休眠2個月。引時可扣棚加溫。溫度保持20左右,經45天左右就可采芽出售。時逢春節前後,每斤價可達20多元。管理好可收三茬芽,采完後及時平茬,適當施肥,給下年增產打好基礎。
刺龍芽刺龍芽

移栽或扦插

春季解凍後,挖取直徑5毫米以上的根進行栽培,栽在事先按株行距45×50厘米挖的深45厘米的坑內,栽後澆透水。緩苗後采完芽一定要平茬,保使其萌發大量根櫱苗,使下年產量提高3-4倍。扦插是春季化凍後挖直徑5毫米以上的刺龍牙根,剪成20厘米的根段,呈30度斜插在壟上,上部露出1-2厘米。然後踩實,澆透水,管理同前。
刺龍芽刺龍芽

直按生芽法

當刺龍芽落葉後2個月,割取木質化的當年枝,插在清水中,保持水深25厘米,水溫20度以上,每7天換一次水,1個月就可采芽上市。
刺龍芽刺龍芽

溫室栽培

一、刺龍芽繁殖分根櫱苗、根段扦插、種子繁殖三種。
根櫱苗是刺龍芽側根上的不定芽,在秋季已經形成,在秋末刺龍芽落葉進入休眠後,不定芽也隨樹體和極系進入休眠狀態。春天土壤化凍後,植株解除休明萌發生長,不定芽也萌發出土,從而形成了根櫱苗。
根段扦插是春天土壤化凍後,刺龍芽萌發並開始生長時,挖取刺龍芽的側根。選擇直徑在5厘米左右的側根,剪成20厘米長的根段,上端齊口,下端斜口,插入苗床中,可萌髮根櫱苗。
種子繁殖是刺龍芽大面積生產苗木的來源。9月下旬,刺龍芽種子成熟時採收,採收完必須進行沙藏保養。一般溫度在0℃—5℃,濕度保持在60%—70%,15天左右翻動1次,水分不足應及時補水。一直延續至1月上、中旬,將種子移到-5℃—0℃的地方進行冷凍處理,直到播種為止,667平方米用種量1公斤。
二、定植667平方米施有機肥2萬公斤,深翻細耙,準備栽苗。栽苗時從育苗畦起出苗木,防止傷根。按苗木大小分級栽植,按行距60厘米左右開溝,株距50厘米栽苗,培土踏實並滲足根水,667平方米植2200—3000株。
三、管理刺龍芽的冬季生產是提前解除休眠,創造出在露地生長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使其萌芽生長。溫室人工栽培與蔬菜瓜類栽培同樣管理。 刺龍芽苗木經春、夏、秋三季培養,大量的養分貯存在樹體中,一般在冬季生產期間不需要追肥。由於根系較深,根群比較強大,吸收能力強,加上地溫比較低,一般不需澆水。若發現土壤水分不足時,選壞天氣剛剛過去,好天氣開始時,上午澆水。澆水後加強放風,防止空氣溫度過高。
四、採收在早晨室內氣溫較低,空氣濕度較大時,揭開草苫立即採摘,可保持鮮嫩,不易萎蔫。採摘下的嫩芽,按長短捆成小把,每把100—150克,捆後包裝在小塑膠袋內,袋上扎些小孔,裝入四周襯上牛皮紙的筐中或紙箱中上市。
一般冬季生產刺龍芽,可採收兩茬。
另外,可利用枝條生產刺龍嫩芽,生產栽培方式與水培草莓一樣。一般每平方米可采嫩芽10—15公斤,而插條生產刺龍芽的嫩芽,生產周期短,比較省工,投資少,效益快,但浪費資源,不宜提倡。
刺龍芽刺龍芽

藥用功效

刺龍芽葉、根、莖中均含有皂甙,根莖中含有醛類、生物鹼及揮髮油等次生代謝物質,故多以根莖皮入藥。根莖皮性辛、平,具補氣活血、祛風利濕、止痛功能。主治氣虛乏力、顱外傷後無力綜合徵、神經衰弱、腎虛陽痿、風濕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腎炎、肝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