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石街道

六石街道

六石街道,位於東陽市東北部,地處東陽江、白溪江和淥溪江三江交匯口,距市行政大樓10公里,已拓展的22省道東諸線,及甬金高速公路自西往東穿越全街道,是一方人傑地靈、生機勃勃的神奇熱土。 六石街道原為六石鎮,系金華市首批18箇中心鎮之一。2003年10月初,原六石鎮撤銷,建制改為六石街道,轄區範圍不變。總面積為61.43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六石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浙江省東陽市
  • 人口:29859人(2010年) 
行政劃分,工業,農業,發展,

行政劃分

2004年5月27日,市政府下文,原巍山鎮裘家嶺、廣東塢兩個行政村委託六石街道管理。 2005年底全街道轄六石社區;樟村村、里寶塘村、夏溪潭村、紫光村、康夏村、鶴峰村、石塔山村、石馬村、金雞村、橫塘村、后里村、蟠松村、楓樹下村、新建村、湖心塘村、徐莊村、裘家嶺村、北後周村、王村村、吳良村、岩口村、桐坑村22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7個小區,總人口36886 人,其中非農人口1620人。加上外來民工,常住人口達5萬多。2005年工農業全街道已完成工業總產值28億多元,新辦企業19家,引資額完成8200萬元,出口交貨值完成1.8億元。農民人均所得收入6800多元。全年工業產值25.11億元,各項稅收2137.8395萬元,其中國稅1448萬元,地稅486.2604萬元,農業稅附加203.5971萬元。
自2002年以來,全街道“舊村改造、康莊工程、擴大工業區”三大工程進展神速,各項事業超常規發展,針織、化工、電子、竹編、五金工具等產品暢銷海內外。坐落於街道東北的落鶴山,諸多自然景觀風光旖旎,絢麗多姿,人文景觀神采飄逸,風韻獨具,是金華市級風景名勝區。

工業

近幾年來,六石街道注重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實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成效顯著。總投資1800萬元的22省道六石——懷魯段拓寬改道工程,於2003年10月底完工通車;全街道69個自然村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已經完成。投資800多萬元建造了六石綜合大樓、六石幼稚園和六石中心主幹道振興路、大興街、中心廣場,讓六石的面貌大為改觀。被譽為“針織王國”的方會村,只有132戶,415人,而外來民工最多時竟達6000多人。全村擁有企業19家,其中針織企業13家,年產值數億元,小小的村莊曾因“綠潔暢亮美”而被《浙江日報》專門報導。如今,小區內的所有道路都已鋪成水泥路,家家門口可通汽車,全村擁有各種車輛近百輛,呈現一派穩定、和諧、奼紫嫣紅、百花爭艷的喜人景象,2005年1月,被金華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2006年1月,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浙江省小康建設示範村”。

農業

近些年來,六石街道還注重構建現代農業框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以農業產業化為載體,大張旗鼓地開展土地整理、產業結構調整等工作,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做到食用優質化,用途多樣化,品種專業化。投入2000多萬元,土地整理面積達13000多畝,為農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街道教育衛生事業也有了長足發展。盛世人長壽,鯉魚墩自然村的韋德高今年已102歲。坐落於橫塘村東面的派園石室土墩墓,是春秋戰國時期大型越國墓葬,2003年曾出土了上千件玉質隨葬品及印紋硬陶瓮殘件,原始瓷酒盅等文物。2005年3月16日,已被省政府批准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展

發展才是硬道理。六石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把做大做強六石經濟放在首要的位置,班子每位成員各聯繫2家重點骨幹企業,進一步健全了激勵機制,增強了服務意識,提升了服務水平,為企業加快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在提升服務水平中,造就一支靠得住、有本事、懂工業經濟、會管理的黨政人才隊伍,並為企業培養一支會經營、善管理、勇於開拓、業績突出的經營管理和技術人才隊伍。六石街道現有市小型巨人企業、朝陽企業各兩家,各級各類企業近千家。代表性的企業有浙江海森藥業有限公司、浙江堅利美鋼瓶鑄造有限公司、浙江洋聯拉鏈有限公司、浙江春天貿易有限公司等等。隨著金庸高速公路的通車和城市東擴的逐步實現,六石街道長松崗工業功能區日後的啟動建設,六石街道的前景無限廣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