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般指本詞條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罕達汽鎮境內,小興安嶺東麓北端,黑龍江一級支流公別拉河上游,保護區包括七二七林場的興安營林區、望江營林區和大平林場的母子溝營林區、冷川營林區等四個營林區,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6°23′~126°50′,北緯49°59′~50°14′之間。東西長31.6公里,南北寬25公里,總面積47983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7567公頃,緩衝區面積17047公頃,實驗區地約13369公頃。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龍江一級支流公別拉河、孤川河、秀水河和義氣罕河四條河流濕地生態系統、原生性沼澤植被及其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集自然性、典型性、稀有性和多樣性於一體的森林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

2016年5月2日,經國務院辦公廳審定,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罕達汽鎮
  • 氣候: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級別:國家級 
  • 區域面積:47983公頃 
  • 類型:森林濕地生態系統
  • 保護對象公別拉河、孤川河、秀水河和義氣罕河四條河流濕地生態系統、原生性沼澤植被及其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 
  • 管理單位:黑龍江公別拉河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批准時間:2016年5月2日
  • 批准文號:國辦發〔2016〕33號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區域範圍,保護目標,綜述,分述,管理措施,開發建設,基礎建設,品牌建設,生態價值,交通線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罕達汽鎮境內,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6°23′~126°50′,北緯49°59′~50°14′之間。
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質地貌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小興安嶺東麓北端,從大地構造單元看分屬愛輝凸起阿爾山復背斜部位,該復背斜軸向為北西西,在保護區內表現為殘缺式復背斜,由洪湖吐背斜和公別拉背斜組成。其地形地貌組合為波狀丘陵一河床階地一河谷漫灘或波狀丘陵一山麓平坂組合,在成因上前者以剝蝕洪積為主,後者以剝蝕堆積為主。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氣候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0.5℃。大於0℃的年積溫為2072.8℃,大於10℃的年積溫為1663.5℃。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無霜期125天。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雪景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雪景

水文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屬黑龍江水系,地表水體主要有公別拉河、義氣罕河、庫納爾河,水資源補給主要是大氣降水。地表水質ph值為7.1硬度為0.2克/升。地下水PH值為7.0,礦化度分級為淡水,水質級別為2級。

土壤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土壤分為山地棕色針葉林土、暗棕壤草甸土沼澤土4 大土類。山地棕色針葉林土多呈斑塊狀分布於海拔600米以上;暗棕壤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草甸土類是在非林地、非沼澤地河灘上發育的土壤;沼澤土主要分布於沼澤和滯水窪地。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區域範圍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西南部,小興安嶺東麓北端,黑龍江一級支流公別拉河上游,保護區包括七二七林場的興安營林區、望江營林區和大平林場的母子溝營林區、冷川營林區等四個營林區,南鄰愛輝區二站林場,西至小興安嶺嶺脊,北至七二七林場靈山營林區,東至愛輝區大平林場母子溝營林區。東西長31.6公里,南北寬25公里,總面積47983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7567公頃,緩衝區面積17047公頃,實驗區地約13369公頃。

保護目標

綜述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龍江一級支流公別拉河、孤川河、秀水河和義氣罕河四條河流濕地生態系統、原生性沼澤植被及其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
金雕金雕

分述

動物
截至2016年,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魚類有7目11科35種,兩棲類2目4科6種,爬行類2目3科6種,鳥類15目40科158種,獸類6目15科43種。脊椎動物316種,其中有金雕黑嘴松雞紫貂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鴛鴦棕熊猞猁馬鹿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5種。
黑嘴松雞黑嘴松雞
植物
截至2016年,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805種,鑽天柳黃檗紫椴野大豆國家二級保護植物4種。野生植物有修氏苔草烏拉苔草小葉章馬先蒿、白花地榆、剪秋羅、齒葉沙參、二岐銀蓮花、直穗苔草驢蹄草澤芹、大野蘇子等。

管理措施

2005年10月18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黑龍江公別拉河省級自然保護區,2010年8月27日省編辦批准保護區管理局為副處級單位建制,2011年6月28日黑河市編辦核准保護區管理局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12名,內設綜合管理與多種經營科、保護管理科、科研科,均為副科級建制;核定局長(副處級)1職、副局長(正科級)2職、副科級職數3職、科員6職。2012年3月黑龍江公別拉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機構正式組建。有人員13名,其中行政人員6名、科技人員5名、工勤人員1名、見習大學生1名。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2017年1月12日,國家林業局對《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進行現場考察評審。
2017年3月13日至15日,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始安裝鳥巢、監測鳥類活動。

品牌建設

2005年10月18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黑龍江公別拉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2016年5月2日,經國務院辦公廳審定,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生態價值

黑龍江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於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保護區內的動植物區系,既有小興安嶺地區的基本特徵,又有許多大興安嶺地區的成分,是一個典型的交錯區,也是一個天然的物種基因庫。保護區內島狀凍土發育良好,這對於研究生物多樣性、植被與凍土的關係、監測氣候變暖帶來的區系北移等有重要意義。保護區內濕地生態系統、原生性沼澤植被及其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具有典型性、珍稀性、脆弱性特徵。保護區內濕地類型齊全且大面積連續分布,在國內非常罕見。保護區內分布的大面積原生性沼澤濕地,類型多樣,物種豐富,是研究森林濕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理想場所和實驗基地,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學術價值。

交通線路

交通:保護區距黑河市城區70公里,之間有黑加公路相通,保護區內有防火公路相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