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臘瑤族鄉

八臘瑤族鄉

八臘瑤族鄉位於天峨縣東南部,東與岜暮鄉和六排鎮塘英居委會為鄰,南界納直鄉,西接向陽鎮,北隔紅水河與六排鎮令當村相望,是全縣的少數民族鄉,鄉政府所在地八臘村距離縣城19公里,距離龍灘水電站壩址9公里,天鳳四級柏油路橫穿境內,交通便利。2012年未全鄉總戶數5342戶,21759人,少數民族6953人,其中:壯族2520人,瑤族4319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5%,多與漢族大雜居,小聚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八臘瑤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下轄地區:4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778
  • 地理位置天峨縣東南部
  • 面積:387.79平方公里
  • 人口:2.17萬(2016年)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桂M
行政區劃,人口民族,自然地理,經濟發展,特色產品,基礎設施,教育,社會事業,旅遊,

行政區劃

轄八臘、甘洞、龍峨、洞裡、麻洞、五福、老鵬、納礙、什里等9個行政村292個村民小組339個自然屯。

人口民族

是天峨縣的少數民族鄉,居住著壯、漢、瑤、布依、毛南等5個民族,全鄉總人口20134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6853人(瑤族人口占4319人),占35%。

自然地理

八臘瑤族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天峨縣下轄的一個瑤族鄉,也是天峨縣的少數民族鄉,位於天峨縣中南部,東及東北部與岜暮鄉和六排鎮塘英居委會為鄰,南界納直鄉,西接向陽鎮,北隔紅水河與六排鎮的令當村相望。鄉政府距縣城19公里,距龍灘水電站壩址9公里,總面積131.09平方公里。下轄八臘、龍峨、甘洞、洞裡4個行政村151個村民小組。
八臘瑤族鄉
全鄉海拔692米至1355米,平均海拔800米。全年日照總數13331小時,年平均氣溫19.7℃,年降雨量1078.6毫米,無霜期344天,全年氣候溫和,熱量豐富,光照充沛,無霜期長,適宜於水稻、玉米、薯類、油菜、烤菸、桃、李等作物的生長。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4%。

經濟發展

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區黨委、政府關於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以招商引資和鼓勵民間投資為突破口,以農民增收、財政增效為目標,不斷發展壯大鄉域經濟,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八臘瑤族鄉大力實施名、特、優特色種養戰略,大力發展肉質鮮嫩、清香的閹雞養殖。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1833萬元,財政總收入38.7萬元,人均純收入1259元。全鄉竹蓀、布朗李、奈李、板栗、核桃、枇杷、石榴等產品,其中竹蓀、布朗李、奈李是八臘所特有的。由於八臘地處高寒山區,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較適宜種植竹蓀、美國布朗李、奈李等特色品種。竹蓀具有補腎、明目、清熱清肝等功能,對高血壓、高膽固醇以及對減少腹壁脂肪貯積和防治肥胖等症,均有良好療效,還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在食物中添加點竹蓀共煮不僅味道更加鮮美,還具有獨特的防腐作用,是全縣種植有竹蓀的鄉鎮,市場售價每公斤400元;布朗李、奈李色澤艷麗、風味濃郁,營養豐富,宜鮮食和加工,在淡季上市,市場售價可達每公斤14元以上。
據統計2006年全鄉農林牧漁業部產值5401萬元,增長20.02%;農民人均純收入1940元,比2005年增加392元,增長25.23%;財政收入實現207萬元,增長350%;工業總產值2480萬元,增長4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173萬元,增長63.89%。全鄉經濟社會協調、健康、快速發展,被評為2006年河池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
年末社會生產總值達7419萬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3%。固定資產達1.05億元,比上年同比下降1.7%。農民人均收入達3958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0%。

特色產品

八臘一直有種植名特優水果的傳統,2006年以來,該鄉大力調整經濟發展思路,圍繞縣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搶抓三大機遇、集合三大動力、培育四大產業、打造三名一強”的工作思路。結合鄉黨委、政府實施的努力提高“一優兩高”
(優質、高產、高效)農業,規劃制定了全鄉農業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即一改一推、兩養三種、三壩蔬菜+桃樹。“一改”就是利用高位嫁接技術,把洞裡村原有的2800畝低產板栗改造為名優高產板栗;“一推”就是在洞裡村推廣美國布朗
李、柰李2000畝;“兩養三種”就是在龍峨村大力發展萬隻閹雞養殖項目,在全鄉推廣養殖七彩野山雞項目發展。在龍峨、甘洞、老鵬、麻洞四個石山區村種植700畝石榴和4000畝核桃,在全鄉推廣種植50畝烤菸示範片;“三壩蔬菜+桃樹”
就是在八臘、八號、架里三大壩田調整種植1000畝無公害蔬菜,改造八臘、甘洞、老鵬低產旱田為果園,種植3000畝大白桃、禮品桃、布朗李、珍珠李。全鄉種植有禮品桃、大白桃1500多畝,美國布朗李1000畝,七彩野山雞20000羽。
同時種植有世紀紅桃、珍珠李、特色油桃等特色產品。

基礎設施

全鄉85%的屯通了路,60%的屯通了電,基本解決人畜飲水問題。是通往鳳山縣和天峨縣老鵬、納直、更新等鄉的必經之路,位居宜州劉三姐故鄉——南丹白褲瑤一天峨龍灘電站一仙人橋一樂業大石圍天坑旅遊主幹線上。天鳳四級柏油路橫穿境內,交通便利,區位優勢顯著。
2003年,八臘引進220萬元資金實施小城鎮建設和舊城區改造,打造龍灘電站郊區小城鎮。

教育

全鄉現有1所中學,1所中心國小,四所村完小,在職中國小教師107人,在校學生1102人。

社會事業

八臘也是一個長壽之鄉,100歲老人就有6人。這裡氣候涼爽,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是一個居家過日子的好地方。鄉衛生院、文化室、中國小的軟硬體設施在全縣鄉鎮中排名前列,多次榮獲區、市、縣獎勵。

旅遊

八臘瑤族鄉人傑地靈,著名作家東西即為該鄉洞裡村人。是通往鳳山縣和天峨縣老鵬、納直、更新等鄉的必經之路,位居宜州劉三姐故鄉——南丹白褲瑤一天峨龍灘電站一仙人橋一樂業大石圍天坑旅遊主幹線上。在東京國際電影節參展並獲最藝術貢獻獎的電影《天上的戀人》就是在八臘拍攝封鏡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