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籃球館

倫敦奧運會籃球館

倫敦奧運籃球館坐落於倫敦市東邊的斯特拉特福德區的奧林匹克公園內,前往只需搭乘倫敦主要捷運線之一的中央線(Central Line)到斯特福德站(Stradford)下,從南端出口出來步行15分鐘,來到奧運村門口,經安檢後搭乘奧運巴士,經過約10分鐘的行駛,即可抵達該籃球館。看完比賽回程只需乘坐奧運會巴士到奧運村門口,然後步行到達斯特福德站,再乘坐捷運即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倫敦奧運會籃球館
  • 坐落於:倫敦市東邊的斯特拉特福德區
  • 建設理念:綠色、可持續
  • 性質:臨時性建築
概況,座落地點,設計和建造,球館功能,球館構造,場館布置,“節約辦賽”的樣板,各方評價,不足之處,球館未來,中國男籃的傷心地,

概況

從奧運場館的籌備之初一直到建設完成,“綠色”和“可持續”一直是倫敦方面強調的建設理念,這在倫敦奧運籃球館上充分體現出來。倫敦奧運籃球館是一座臨時性建築,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它將承辦籃球比賽和手球比賽,在殘奧會期間,將舉辦輪椅籃球比賽、輪椅橄欖球比賽和手球比賽的決賽。在奧運會結束後,它將被拆除,場館內的所有材料也都是可回收的。整體而言,這座籃球館的理念就是節約和環保。
倫敦奧運籃球館倫敦奧運籃球館

座落地點

倫敦奧運的籃球項目,組辦方一共投入了兩座場館,分別是倫敦奧運籃球館和北格林威治體育館。這兩座球館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前者是新建的一座臨時籃球館,同時也是奧運歷史上最大的臨時場館,主要運用於男女籃小組賽期間;而後者是一座永久性的場館,其規模要大於前者,主要運用於淘汰賽階段。
燈光從內部透過浮雕般的外殼燈光從內部透過浮雕般的外殼

設計和建造

倫敦奧運籃球館由辛克萊·梅爾茲、威爾金森·艾爾和KSS聯合設計,倫敦奧運會承建局承建,於2011年6月竣工,使用重達1000噸的鋼架結構進行建設,是奧林匹克公園內首個開放運營的場館。
規模宏大的臨時場館規模宏大的臨時場館
該球館的設計理念是解構和再生,其建設工程始於2009年年末,2010年3月,用於支撐球館的1000噸鋼材全部到位,極大加快了整個工程的進度,球館很快於2011年6月正式竣工。其建造僅用了18個月,不到兩年的時間,比預想的提前一年完工,是奧運會歷史上建築時間最短的籃球館,完工速度之快堪稱奇蹟。
該場館從設計、建造到運行,所有的費用控制在4300萬英鎊,比預算的5300萬英鎊節約了約1000萬英鎊。

球館功能

從功能上來看,倫敦奧運會籃球館是一座更純粹的籃球館,整個奧運會期間,它只承辦籃球與手球兩個項目。殘奧會期間,則是承辦輪椅籃球和輪椅橄欖球兩個項目。在一場籃球比賽之後,場均可以在22小時內拆卸完有關籃球比賽的所有設施,並隨即轉換為用作手球項目比賽的場館;殘奧會時,則只需要12小時就能將輪椅籃球的場地轉變成輪椅橄欖球的場地。在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開、閉幕式時,這裡也將成為運動員進場儀式前的等候場所。
“可移動”的籃球館“可移動”的籃球館
在奧運會和殘奧會結束之後,該籃球館將會連同位於奧林匹克公園的奧運曲棍球中心及倫敦水上運動中心一同被拆卸,場館部分可用物資將會在其它地方組裝使用。英國《衛報》指出,倫敦奧運籃球館的最大特點,就是能“隨時移動”,它是現存世界最大的可移動體育館。

球館構造

倫敦奧運會籃球館是現代奧運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場館之一。與北京奧運的五棵松體育館相比,它在規格上略有不同。該籃球館長為115米,高為35米,而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則長120米,高25米;該籃球館共有12000個座位,五棵松體育館則有18000個座位;該籃球體育館整體只有一層,所有設施都在這一層里,而五棵松籃球館共有3層;該籃球館在奧運會後將被拆除,而五棵松體育館則是要一直使用的。
良好的觀賽感覺良好的觀賽感覺
倫敦奧運籃球館,並不像美國NBA各隊的場館那樣處處充斥娛樂化元素,場館中央並沒有像NBA場館那樣懸掛著數個多功能大螢幕。它的鋼結構外面包裹著一層長達2萬米的白色透視性材料,令它的外觀呈白色波浪形,白天看去如同白色浮雕延綿不絕,視覺效果很摩登。到了晚上,場館內燈光開啟時,會透視在牆壁上,形成一個整體通透的效果,跟北京奧運會的“水立方”有幾分相似,卻不需要在牆壁上加設更多燈光設備,於細節之處,體現著節約、環保的概念。
在倫敦奧運會的籃球館,隊員想要取勝需要實力,記者報導好比賽,需要更大的膀胱。在籃球館內,記者席不設定衛生間,同時為了避免擁擠,不允許記者出入。並稱記者一旦走出記者席就不允許再進來。連續報導三場比賽,必須憋尿六小時!如此現代文明的國度,竟然如此欠缺人文關懷,我可以說髒話嗎?

場館布置

倫敦奧運籃球館內的座椅材料全部為可回收性材料,採用橙色和黑色相間搭配,正是籃球的顏色。它比北京五棵松籃球館少了6000張座位,但卻有效利用了空間與資源。奧運會期間,為了善用場地及資源,餐飲、保全、廢物處理及媒體室會和腳踏車館(Velodrome)共同使用。而球員更衣室、媒體工作間、新聞發布廳及工作人員辦公區域,全都搭建在場館外的臨時塑膠功能房中,可以隨時拆除。倫敦奧運籃球館簡潔的設計、臨時性的特質,正是設計者最為自豪之處。
環保材料組成的場館環保材料組成的場館

“節約辦賽”的樣板

北京為奧運而修建的五棵松體育館是固定的,永久使用的,場館的維護費很高,奧運後如果不能經常舉辦大型賽事,空置的話將是很大的資源浪費。英國人考慮到這一點,由於籃球運動在英國並不熱門,因此本次為奧運而建的該籃球館是臨時性的,奧運後可以拆除。據籃球館項目經理理察·阿諾德介紹,在籃球並不流行的英國,花大價錢造一座利用率不高的場館,奧運之後,如何利用它是個難題,還不如在建造時就採用節約型材料,以便於將來拆除。倫敦奧運籃球館媒體部副主任斯圖亞特·巴斯也說:“如果要建一個永久的籃球館,那費用大約是現在的3-4倍。而這樣的臨時建築無論是造價還是建築工期上都非常有優勢。擁有籃球館的公司目前正在積極和一些體育賽事的承辦城市進行磋商,準備在奧運會之後把籃球館的設施和材料賣掉。”在“節約辦賽”方面,倫敦給了國際奧委會一個很好的啟示——大場館,也是可以方便拆除並在其它地方重複使用的。
倫敦奧運籃球館結構分解倫敦奧運籃球館結構分解

各方評價

“倫敦奧運籃球館是世界頂級的美妙場館。我相信,能在這座球館中比賽,是球隊的幸運。”——國際籃聯秘書長派屈克·鮑曼
“倫敦籃球測試賽的舉辦,代表著倫敦奧運會的籌辦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倫敦奧組委將會為新籃球館的成功運行而大肆慶祝的。”——倫敦奧運代表團團長安迪·亨特
“在這座球館打球,實在是很棒。但它居然只是座臨時性建築,真是太可惜了。球館的氛圍很好,在人沒坐滿的情況下,現場都很不錯了,我真的很期待當它坐滿12000人時,會是什麼樣子。”——英國男籃隊長德魯·蘇麗維安
“新籃球館是個偉大的體育館,它是英國的榮耀。”——英國男籃隊員內特·萊金
“在這打球實在是太棒了,一切的感覺是那么熟悉。”——中國男籃主帥鄧華德
“對這球館的第一印象?真的很特別。我從來沒有率領球隊在這樣的球館裡打過比賽,它讓人困惑。當然,人們遲早得適應它。”——克羅地亞男籃主教練瓦萊科維奇
倫敦奧運籃球館構造示意圖倫敦奧運籃球館構造示意圖
“球館很不錯。只是安檢措施有點令人抓狂。顯然,人們還需要對這座球館更熟悉一些。”——法國男籃隊員安德魯·阿比奇
“球館實在太冷了,冷得讓運動員都受不了。”——塞爾維亞男籃隊員科斯蒂奇

不足之處

由於倫敦奧運籃球館是一個臨時搭建的場館,整個場館內部沒有衛生間,要想如廁只能走出體育館。“這是座臨時場館,沒有洗手間,裡面的記者只能憋著,出去了就別進來!中國對西班牙的比賽下午4點多開打,我上午11點就來占座了,而且不喝水,這就是4次採訪奧運會的經驗!”體壇周報副總編楊毅在微博上如此寫道。事實上,絕大部分記者和電視台解說員也都是這么乾的,其中還包括作為央視解說嘉賓的姚明,為西班牙電視台說球的前西班牙國手加巴約薩。
缺少衛生間讓記者們“有去無回”缺少衛生間讓記者們“有去無回”
但也不是每名記者都能憋尿,一位網站的記者急匆匆地從媒體通道往下沖,“我憋不住了,已經憋了三個多小時了。”他一邊說一邊往洗手間跑,方便之後神清氣爽,但同時又遇到了新問題,他回不去了。“你們讓我進去,我就是出來方便一下,我的電腦、我的背包還有我的錢包和手機都在工作檯上放著呢。”這位記者向看門的志願者大聲解釋道,但依然無濟於事。大批准備方便的記者見狀只能縮了回去,回到媒體席繼續憋尿。

球館未來

倫敦奧運籃球館將在倫敦奧運會結束後拆除,其建材將會在英國其他地區重新投入使用,或者賣給下屆奧運會東道主巴西。倫敦奧運籃球館媒體部副主任斯圖亞特·巴斯說:“目前巴西奧組委對我們的籃球館比較感興趣,我們的公司也認為巴西奧組委是最有希望的買主,不過一切還在商談中。”
美國“夢十”亮相場館引爆關注美國“夢十”亮相場館引爆關注

中國男籃的傷心地

以下是2012年中國男籃在倫敦奧運籃球館參加的奧運小組賽,成績分別是:
慘負巴西創紀錄,男籃的傷心地慘負巴西創紀錄,男籃的傷心地
2012年7月29日,中國男籃81-97西班牙男籃
2012年7月31日,中國男籃54-73俄羅斯男籃
2012年8月2日,中國男籃61-81澳大利亞男籃
2012年8月5日,中國男籃59-98巴西男籃
2012年8月7日,中國男籃58-90英國男籃
小組賽5輪過後,中國男籃以5仗全敗的戰績從小組賽被淘汰,位列本屆奧運會第12名,結束了2012奧運之旅。這是自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以來,中國男籃在單屆奧運會上取得的最差排名,同時也是20年來首次未能在單屆奧運會取得至少1場勝利。倫敦奧運籃球館注定成為中國男籃2012年夏天的傷心地。與該籃球館的短暫使命相似,中國男籃在該館的奧運征程也是匆匆而來,匆匆結束,小組賽一路敗下陣來,而且輸球分差幾乎是一場比一場大。在小組賽第4場以59-98慘敗給巴西39分的比賽中,中國男籃在上半場僅得21分,創下男籃奧運歷史上第2低的半場得分記錄,也被網友戲謔越來越有國足“風采”。英國媒體《英倫籃球》用了“一場殺戮”來形容這場比賽。即使是小組賽最後一場,面對同樣在小組賽一路盡墨的英國男籃,中國隊仍是以32分的大分差輸給了英國這個籃球沙漠的球隊。正如倫敦奧運籃球館將被拆除而不復存在,人們也希望把中國男籃噩夢般的2012奧運回憶丟在風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