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群商

個人群商

個人群商(Personal Community Quotient)即個人的社群能力,指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個人,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工具結合個人的興趣愛好、職業規劃等去定位、建立以及運營一個新社群,以及如何混群(活躍在其他人建立的社群中並從中受益)和禁止群騷擾的能力。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個人群商已經成為個人的一項重要社會生存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人群商
  • 外文名:personal community quotient
  • 個人群商定義:個人社群能力指數
定義,社群定位能力(CP),初心,社群類型,價值主張,社群建立能力(CB),社群平台,社群人數,社群人員構成,社群運營能力(CO),社群商業化能力(CC),搜尋社群能力(SC),判斷是否加入社群(AC),社群內互動能力(CI),主動連線與被動連線,如何建立被動連線?,如何建立主動連線?,領先、退後但不無所事事,禁止社群騷擾能力(CS),必要性,退群,禁止雞肋群,突出高價值群,

定義

個人群商(Pesonal Community Quotient)即個人的社群能力,指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個人,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工具結合個人的興趣愛好、職業規劃等去定位、建立以及運營一個新社群,以及如何混群(活躍在其他人建立的社群中並從中受益)和禁止群騷擾、及時、有禮的退出社群的能力指數。
可以說,個人群商也就是個人社群能力是網際網路時代個人的一項重要社會生存能力。那么,群商包括哪些能力呢?用一個公式表示:PCQ=
其中PCQ(Pesonal Community Quotient)即個人群商,個人群商公式分兩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個人作為社群建立者的能力描述,後半部分則是社群參與者的能力描述。
CP(Community Positioning)即社群定位能力,
CB(Community Building)即社群建立能力,
CO(Community Operation)即社群運營能力,
CC(Community Commerce)即社群商業能力,
SC(Searching Community)即搜尋社群能力,
AC(Attending Community)即是否加入群的判斷能力,
IC(Inteaction in Community)即社群內互動能力,
SH(Shielding Harass)即禁止群騷擾能力。
個人群商概念和上述公式是由社群經濟及O2O專家辛岳老師於2015年首度提出。

社群定位能力(CP)

初心

在建立社群之前,首先是進行社群定位,就是我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社群,我的動機或初心是什麼?誰將來會加入這個社群?建立這個社群對加入社群的人有什麼好處?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社群類型

社群有不同分類方式,比如小米的社群經常被歸類為產品型社群,鹿晗的冬粉們組成的是明星名人冬粉社群,羅輯思維的羅友會、吳曉波的書友會可以算作知識型社群,豆瓣上的興趣小組、狗民網的愛狗養狗人論壇可以算興趣型社群了。
定位要從自己的興趣愛好、經驗背景、以及職業規劃或組織需求出發,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定位要考慮是想建個大而全的還是小而美的,比如定位所有愛好音樂的人群可以算是大而全,但定位於只是喜歡古箏的人群可以算是小而美的。朗朗李雲迪如果要建立社群初期肯定是定位在愛好鋼琴人群的社群,而周杰倫憑自己的音樂修養和強大的影響力則可以定位在所有愛好音樂的年輕人社群。

價值主張

社群建立光有定位還不夠,還要有明確的價值主張,也就是社群綱領,或者說調性、逼格。比如吳曉波在建立頻道和書友會時提出的“認可商業之美,崇尚自我奮鬥;樂意奉獻、共享;反對屌絲經濟;”以及羅振宇提出來的“自由人的自由聯合”。都是一種價值主張。如果沒有明確的價值主張,那么社群吸納的人群就比較雜,討論的話題也比較雜,QQ群或微信群很容易成為一個灌水群,只能算烏合之眾,群主也沒法管理,因為沒有標準,而價值主張就是群主去吸收群成員並管理群的標準,同時也是有意向進入社群人員最關鍵的考慮因素。

社群建立能力(CB)

社群平台

傳統的商會、協會、俱樂部甚至是宗教、黑社會等社群組織是從線下組織發展起來的,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建立社群的主要陣地是在微信、QQ、陌陌等平台上。

社群人數

社群內人員數量多少合適呢?有個說法是“150定律”, 即著名的“鄧巴數字”,由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提出。鄧巴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路推斷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路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而精確交往深入跟蹤交往的人數為20人左右。該定律認為,這是由人的大腦新皮層的應對能力決定的。這一理論被Facebook、Twitter、微博等全球幾乎所有社交產品奉為設計產品功能的基礎。也有說一個活躍的社群在40人左右,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在這裡不討論。

社群人員構成

保羅·亞當斯在《小圈子·大社交》說:“一般來說一個社交網路的核心圈內有5人(家人或至親)左右,好友為15人左右,接下來是會不定期聯絡的50人左右,還有50人保持穩定的社交關係,另外約500人保持弱連線。”
美國數字行銷專家Lave Wenger依據網路社群中“居民”的參與度及變化,將社群成員分為5種人:(1)外圍的人(潛水的人)(Lurker):外 圍的用戶,鬆散的參與者。(2)入門(新手)(Novice):應邀新來的用戶,向著積極參與和分享努力。(3)熟悉內情的人(常客) (Regular):非常堅定的社群從業者。(4)成長的人(領導)(Leader):領導、支撐用戶參與,互動管理。(5)出走的人(資格老的人)Outbound (Elder):因為新的關係、定位或其他原因而逐步離開網路社群。
可見,個人在社群中或觀望者、或興趣愛好者、或運營者、或領導者、或失望者(or流失者)。每種角色在社群內的需求及存在價值各有不同,個人群商對角色的支撐有重要作用,但各角色之間也可以因個人群商發生轉化。

社群運營能力(CO)

毫無疑問,社群需要運營,無人運營的組織不叫社群,也很可能是烏合之眾,但隨著社群人數逐漸增多,社群創立者以及部分管理員都無法應付之前,就要進行自組織。這個過程可以歸納為從“人治為先”過渡到“群龍無首”的過程。
社群運營的過程,有兩個關鍵點:那就是“死磕自己”和“愉悅大家”。死磕自己就是要打造自己的魅力人格體和極致的產品體驗,經典案例就是羅振宇為打造“羅胖”這個魅力人格體而在每天早晨6點30分左右發出的60秒語音,不多不少正好60秒,羅胖經常要錄幾個小時才能保證正好60秒語音面世。
“愉悅大家”則主要是通過娛樂、開心等主題藉助社會化傳播方式找到潛在的社群成員,讓自己的團隊、天使用戶感覺爽,並願意一起盡最大限度的傳播你的內容或產品。

社群商業化能力(CC)


   社群發展到一定階段,社群商業不可避免,甚至可以說社群商業化是社群成熟的一個表現,因為社群商業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信任,包括群內成員的相互信任以及對社群商業發起人的信任。那么,社群商業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要有好的產品或內容,好產品和好內容本身就是廣告,比如吳曉波的書如《激盪三十年》、《大敗局》等,蘋果、小米的手機就是靠優秀的內容或產品產生的社會化傳播為產品或內容創造者帶來大量的流量,社群起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沉澱這些用戶流量,比如吳曉波創辦的書友會、羅輯思維的羅友會,這些用戶在社群內頻繁互動,社群志願者組織了大量的線下活動,內部形成較好的信任,這些信任就能轉化成很多商業機會,比如羅輯思維搞的“霸王餐”等活動,再比如很多由社群主導的C2B活動。當這些好的商業交易能帶來好的商業體驗時,更多的社群成員和更多的產品就加入到社群商業中,社群商業從產品/內容開始,到社群商業交易結束,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搜尋社群能力(SC)

當前社會,社群屬性已經成為個人的一項重要社會屬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有找到自己喜歡或者說認同的社群的需要。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世界已是平的,找到個人感興趣社群的難度已大大降低。
搜尋社群能力(SC)作為社群參與者的一項能力,與社群建立者第一項能力社群定位能力相對應。
搜尋社群能力(SC)可以算作搜商的一個組成部分,不過搜尋方式非常多元化,包括當前的QQ群、QQ部落、百度貼吧、豆瓣小組、各種主題論壇等等。另外,新的陣地是如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這樣的微信公眾號,個人關注後會被引導到其微信群、QQ群中。
除了上面說的主動搜尋社群的方式外,還有被動搜尋方式,那就是個人通過微博、微信甚至是日常交往中通過文字或交流討論表達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有很大機率被相關社群的成員邀請進入社群。

判斷是否加入社群(AC)

個人搜尋到一個社群時,要做的第一個判斷就是是否加入這個社群。
個人加入社群有很多動機,包括工作需要、聯絡需要(同學、同事社群)、交友需要、學習需要、宣傳需要(宣傳個人或公司的產品/服務)、生活需要等等。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找到社群或被邀請加入社群後,個人要判斷社群是否能符合自己的需要,以及是否有自己認同的道,也就是社群的價值主張與自己是否相符。如果明顯不符,還是不加入或及時退出社群為好。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儘管沒有價值主張上的差異,但沒有能玩到一起、聊到一塊兒的人,也會選擇不加入或退出。對於有一定社會定位的政客、商人、企業高管等角色來說,更看重社群成員是否對自己有價值,如果普遍沒有價值或層次不匹配,也會選擇不加入或退出該社群。

社群內互動能力(CI)

主動連線與被動連線

社群內互動能力也就是通俗說的“混群”能力,目的是要在群內互動以使自己價值和利益最大化,首先要認清社群的一個本質作用,那就是方便認同相近價值主張或者說有相似調性和逼格的人在特定空間或特定主題里建立連線並互動。而人與人的連線分主動連線和被動連線。基於這個本書屬性,要避免幾個問題:第一是純潛水,如果只潛水不說話就無法與他人建立任何一種連線。而閱讀群內發的文章只是與信息發生連線,但現在社會不需要在群里,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搜商”就可以獲得足夠的信息。第二是發太多廣告,不管是產品的硬廣還是軟文,都容易讓群主和社群其他成員反感。第三是少發與社群價值主張或者說調性違背的內容,不解釋。
那么,該怎么更好的建立主動連線和被動連線呢?

如何建立被動連線?

首先看下如何建立被動連線,辦法很簡單,進入群時要“刷臉”,告訴別人你是誰,做什麼的,興趣是什麼,同時將自己在群內的“暱稱”改成帶有個人標籤屬性,比如做現代農業的,公司名字是聯想佳沃,暱稱就改成姓名+聯想佳沃現代農業,有類似興趣或工作交集的人就可以與你主動連線;其次,在群內參與和自己職業或興趣相關的話題討論或活動時,也要主動參與,可以使群內其他成員更多了解你以增加被動連線機會;還有很多方法,比如有些朋友在群內發每日要聞、每日財經、每日網際網路大事記、每日養生大法等等,只要不刷屏、內容與自己的標籤相關,都是好的被動連線方法;最後要說的是“予人玫瑰、手有餘香”,主動幫助社群內有問題有困難的人,是最好的被動連線方式。

如何建立主動連線?

主動連線的策略就更多了,最簡單的就是主動與其他社群成員溝通,當其他社群成員已有上面說的標籤時就很方便;另一個主動連線方式是在社群內發起討論,討論主題只要符合社群大主題並有社群成員的參與就好;還有是發起社群內的活動,比如一場讀書會、一次戶外登山、一次公益捐贈,甚至是倡議發起成立社群內的自組織。上面提到成熟社群的一個標誌是“群龍無首”,也就是說每個社群成員都可能成為社群自組織結構中的“小頭目”,只要你敢擔當、肯付出,毛遂自薦成為社群在某個地理區域、某個專業領域的組織者甚至整個社群的核心運營團隊,都是符合社群發展規律的。

領先、退後但不無所事事

《部落 一呼百應的力量》中提出這個概念,在社群中,要么主動連線、主動承擔更多責任成為社群領導者,要么社群達到一定成熟度後社群領導者“退後”,形成“群龍無首”的局面,但不要無所事事,只是在群裡面潛水。

禁止社群騷擾能力(CS)

必要性

當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移動社交時代到來,IM等即時聊天工具給我們帶來效率提升的同時也把我們徹底推進了信息爆炸時代,超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和過渡頻繁的即時聊天已開始嚴重影響我們的家庭、工作和健康。我們快變得沒有時間與坐在身邊的家人當面交流,沒有大段時間進行深度閱讀。所以,個人群商的很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如何保持社群活躍度的同時將社群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限定在有益的範疇內。

退群

當所處的社群已經變成灌水群、廣告群或寂靜群等死亡群或垃圾群時,退出該社群是個明智的主張,但建議在退群前,先與群內有感興趣標籤或認同其專業或價值觀的建立連線。

禁止雞肋群

另外,我們還會面臨很多雞肋群,也就是說有部分有價值的話題和內容,但大部分內容是對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騷擾,這個階段就建議使用微信中的“訊息免打擾”功能和QQ群中的“禁止群訊息”功能,有時間刷一下,看下QQ群或論壇內的公告。

突出高價值群

與雞肋群對應,還有些社群屬於高價值群,為了與雞肋群區分出來,可以使用微信里的“置頂聊天功能”使這些社群更突顯出來,但建議還是使用“訊息免打擾”功能,只是短時間就去瀏覽下群內容,其中有些社群內容屬於頻繁互動期,那就取消“訊息免打擾”保證及時的互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