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星鎮

佛星鎮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政協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該鎮於2005年開始由農業服務中心在玉皇廟村11社試種大棚蔬菜10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平均畝產達到2500公斤以上,產值達到3500多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佛星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地理位置樂至縣之南
  • 耕地:36333畝
地理位置,種植情況,發展歷程,

地理位置

佛星鎮位於樂至縣之南,距縣城12公里,319國道線擦境而過,全鎮下轄27個行政村,309個農村合作社(合併後為193個社),有耕地36333畝,其中田14942畝、土21391畝,常年專業種植蔬菜3000餘畝,其中大棚蔬菜800餘畝,其主要分布在觀音岩村(距縣城2公里)、大石包村(距縣城1.5公里)、玉皇廟村、保境村(距縣城9公里)。

種植情況

於是黨委政府領導集體研究決定在全鎮範圍內的適種區大力發展無公害大棚蔬菜,組織了30餘戶種植戶代表先後到廣漢市興隆鎮、簡陽市、樂至縣大佛鎮考察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當年發展了無公害大棚蔬菜243.4畝,種植戶達到134戶,其中行政事業幹部親自種植達13人,黨員幹部幫扶農戶67戶、75畝,同年成立了樂至縣無公害蔬菜技術協會,通過協會的努力,實行農藥、種子、肥料、技術、銷售等全方位服務,當年收到較好的經濟效益,產量、產值大幅度上漲,畝產值最高的達到7800餘元,平均畝產值達到4500元以上,是常規蔬菜的4倍,總收入達到109.35萬元,民眾種植積極性空前高漲。

發展歷程

2007年僅觀音岩村就新擴面積達到100畝以上,玉皇廟村、保境村也成倍增加。全鎮參與種植大棚蔬菜的村由2006年的7個村擴展到12個村250餘戶,其中黨員種植98人,幫扶、帶動農戶120戶,新增面積達到350餘畝,其中黨員種植160餘畝,並建立了四大園區,即:黨員規範化種植示範區100畝(保境村二社、玉皇廟村8社)、新品種新模式試驗區50畝(玉皇廟村11社)、事業幹部科技園區50畝(玉皇廟村7社)、行政事業幹部幫助區250畝(大石包村、觀音岩村、佛星村、玉金村等),其中茄子110畝、黃瓜80畝、西瓜150畝、苦瓜150畝(含複種)、西紅柿50畝、扁豆40畝、絲瓜80畝(含黃瓜套絲瓜50畝)、大蔥50畝、四季豆、豇豆等150畝。目前黃瓜、茄子、西紅柿目前進入盛產期,畝產收入已達到6200元以上,西瓜已於5月1日正式上市,預計今年畝平收入可望達到8000元以上,目前最高的已達10000元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