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粟村

何粟村

江西撫州臨川區羅針鎮何粟村,位於位於撫州市臨川區西北部,撫河支流雲山河下游,處贛撫河谷平原水網地帶,距省會南昌83公里,距撫州市區23公里。

基本介紹

氣候,水文,地形,經濟,建設成果,教育,行政區劃及人口,

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充沛,水熱同期,七八月份為伏旱期,偶爾受颱風影響形成降水。

水文

雲山河附近,贛撫河谷平原水網地帶,水源充足。地下水採取普遍。

地形

平原地帶,地勢平坦。

經濟

屬羅針鎮經濟較為發達的農村,村內水泥路全面普及,主要馬路都有路燈,是全鎮最早的新農村建設點。村內有很多發家致富的農民企業家,他們都為家鄉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全村家家戶戶幾乎都是水泥洋樓。西南部有標誌性建築徽派風格園林,估價為1000萬。
村民主要種植兩季水稻,伏旱期灌溉水源較緊張。其他經濟作物如棉花甘蔗柑橘蓮藕,雖有種植但未形成規模。漁業資源豐富,淡水魚類繁多,如鯉魚鯽魚等。
村民大多數在外搞建築,村里好多包工頭 ,開發商。

建設成果

新農村建設中,該村緊緊圍繞“五新一好”的目標,按照“尊重民意、發揮民力、服務民眾”的原則,堅持以規劃為龍頭,以理事會為基本隊伍,以開展勞務輸出為重點,從村民最容易得實惠、最樂意乾的“三清三改”入手,全面開展新農村建設。
一是搞好科學規劃,加強設施建設,不斷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聘請機關技術人員,制定了全村路網、建房、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從村莊實際和民眾意願出發,從村民十分關心,受益十分直接的事情抓起,大力開展“三清三改”工作,全村共清理垃圾50餘噸,清除路障16處,清池塘1處,清淤泥100餘噸,興建池塘景觀護欄100米;興建主道水泥公路1170米,改造支路(公巷)1300米,實現了硬質路面到組到戶的目標,全面推行分戶單泵供水,單泵供水農戶達160戶,占總戶數的60%;興建公廁一座,“三格式”和“雙翁式”戶廁達130戶,占總戶數的50%。與此同時,還整治了柴草亂放、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禽畜亂跑等問題。達到了交通便捷通暢,內外環境優美,人居環境良好的效果。
二是開展勞務輸出,發展農村經濟,夯實村民增收基礎。一方面充分利用該村建築老闆多的優勢,有組織地引導村民外出務工,擴大勞務輸出隊伍,增加工資性收入。勞務輸出人數由原來的320人增加到現在的360有,戶均年增收860元;另一方面,引導村民大力發展生豬養殖和水產養殖業,積極發展庭院經濟,提高了綜合效益。
三是提高農民素質,倡導文明新風,造就社會主義新型農民。該村實用技術培訓以生豬、水產養殖技術為主,務工職業技能培訓以建築業為主。為滿足農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組建了老年協會,婦女腰鼓隊,積極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活動。同時,每季度由理事會成員組織開展一次“五好”(即好夫妻、好兒女、好兄弟、好媳婦、好鄰居)評比活動,切實抓好村民思想道德建設、法制培訓,倡導少生優育、男女平等的新型婚育觀念,樹立勇創家業的理念,形成了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和良好社會風氣。
四是加強組織建設,發揮黨員作用,提高了基層組織戰鬥力。該村積極開展“三培兩帶”和“雙帶雙促”活動,對無職黨員進行了設崗定責,讓黨員都有崗、有位、有為,黨員帶頭徵求民眾意見,帶頭捐款捐物,帶頭修橋鋪路,帶頭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不計報酬為新農村建設作貢獻。

教育

有很好的讀書風氣,村裡面年年都有大學生。

行政區劃及人口

5個村民小組,何粟,上姜,下姜3個自然村,人口2000人,主要有何、姜兩大姓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