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祐

何祐,1643年出生於福建,福建雲霄馬鋪梘河村人,曾於順治年間(1644~1661年)投於鄭成功帳下,後任左武衛將軍,參加驅逐荷夷收復台灣。

基本介紹

  • 本名:何祐
  • 出生地:福建雲霄馬鋪梘河村
  • 出生時間:1643
  • 去世時間:1718
  • 性別:男
  • 父親:肇亨
何祐(1643~1718年) 福建雲霄馬鋪梘河村人,父親肇亨,何祐為季子。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投於鄭成功帳下,後任左武衛將軍,參加驅逐荷夷收復台灣。鄭成功病逝後,何祐繼佐鄭經,於康熙四年二月,率師駐守大線頭一帶。 何祐英勇善戰。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隨鄭經率部從台灣渡海抵廈門,首攻同安獲勝。同年十一月十八日,何祐率兵與江勝進攻漳浦縣,於不孝嶺擊殺千總杜養體和戎旗龍得雲等將,獲大勝;進至打石山,又打敗王子玉軍,直衝殺至漳浦縣城北門,因城門緊閉,未能攻入。月底,祐又隨鄭軍總督趙得勝揮師攻打黃崗王國棟軍,於石壁庵下對陣,爭戰中,連斬數敵,使清軍喪膽,國棟之將高亮楨敗陣逃遁,黃崗破。康熙十四年正月,進軍廣東大埔縣,駐屯百子橋,祐乘清軍尚之信“隊伍初到,土地未熟,民情未洽”,命施鳳、蔡大茂、鄭國選、王一新、林天柱等左右埋伏,自與林升、曹應鵠等列陣迎敵。尚軍一到,祐出陣,連砍清軍數騎,尚騎兵怯退,陣勢大亂,左右埋伏俱出廝殺,尚軍死傷騎兵2000餘眾,倉皇逃竄。康熙十六年六月二十四日,何祐到銅山(東山)與劉國軒會合後,“入雲霄港,由下河、庵後陷平和,征派糧餉,收拾舊黨”。康熙十七年七月,何祐統率黃球、林萬侯、高奎、方祁、陳宴、江鎮、鄭士弘等,轉戰閩中,攻克永春、仙遊、德化、安溪等縣。康熙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隨鄭經退出廈門,同往台灣。 康熙二十年,鄭克爽繼位,清朝廷乘鄭氏爭位之機,派遣施琅出征台灣。時何祐為鄭軍北路總督,統領李茂、蔡文、鄭仁、沈誠、黃良驥等將,奉命率部眾重建雞籠(基隆)城以作防禦。但工程量大,環境惡劣,而人力不足,作業條件差,士卒負土搬石時,手足沾上“潢水”發癢,若碰破皮膚即紅腫潰爛,不服水土者染病成疾。何祐帶領將士忍受種種困難,按舊城址築城,在可以泊船登入地段修築炮台,還在靠城的山上結一座大營,周圍開壕溝、砌圍牆,以作固守。雞籠城的重新擴建,為以後建成基隆海濱城市奠定了基礎。 清統一台灣後,何祐為廣東梧州府副將,卒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正月初九日。
何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