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遊寺法王塔

仙遊寺法王塔

仙遊寺法王塔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馬召鎮黑水峪口,建於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是中國現存唯一一座隋代磚塔,塔7層,高35米。塔底層8.7米見方,塔身各層南面有券門,塔身逐層收分減高,疊澀出檐,形制屬密檐式塔。1998年10月,因修建黑河水利工程,法王塔被整體遷移至原址北側2公里的金盆村北樑上。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簡介,塔寺歷史,文物價值,法王塔,舍利子,

簡介

仙遊寺法王塔坐落於中國西北部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境內的終南山山麓,是一座建於隋代(公元581~618年)的磚質佛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寺歷史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建"仙遊宮"。隋仁壽元年(601),楊堅為了安置佛舍利,於十月十五日命人送佛舍利至仙遊宮建塔安置,改稱仙遊寺。唐大中年間(847~859),擴為三寺,今存二寺。位於黑河南岸的仍稱仙遊寺,後經歷代重修,現存正殿5間。殿西北有法王塔。塔7層,高35米。塔底層8.7米見方,塔身各層南面有券門,塔身逐層收分減高,疊澀出檐,形制屬密檐式塔。仙遊寺自古就是遊覽勝地。白居易任周至縣尉時,在這裡寫下了《長恨歌》,成為千古絕唱。

文物價值

法王塔

仙遊寺法王塔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座隋代磚塔,對研究隋代佛塔建築以及佛教發展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舍利子

1998年10月,因修建黑河水利工程,法王塔被拆遷移建。拆遷時,在塔的二、三層間發現3枚舍利,後又在地宮中發現10枚舍利和石碑。碑文記載建塔年月。
仙遊寺法王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