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街道

人和街道

人和街道位於雲陽縣西部的長江北岸,緊鄰新縣城主城區,東經108°38′45″-108°43′15″、北緯30°56′30″-31°02′00″。東鄰澎溪河,與新縣城僅一橋之隔,西接巴陽鎮,北依高陽、黃石鎮。轄區面積101.19平方公里。轄立新、蓮花、人和、桃園4個社區,曬經、中興、千峰、龍水、民治、民權、長河、鳳嶺、牌坊9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226個村民小組,9372戶,總人口38025人。街道辦事處駐地立新社區3組,雙江大橋頭,雲陽縣新縣城組團鄉鎮。陸路距萬州38公里,渝巴二級路和蘭(州)—杭(州)高速路橫貫其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和街道
  • 所處位置:雲陽縣西部的長江北岸
  • 地勢地貌:背斜低山,深丘緩坡、地勢複雜
  • 氣候情況: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 經濟現狀:生產總值5.31億元(2012)
  • 特點:旅遊資源豐富、地勢平坦
  • 電話區號:023
概況,沿革,機構代碼,自然概況,地勢地貌,氣候情況,經濟現狀,重慶市,簡介,機構代碼,建制沿革,山東省,

概況

人和街道位於雲陽縣西部,面積98.52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

沿革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人和鎮轄原人和鎮、蓮花鄉的行政區域和原白龍鄉牌坊村所屬行政區域。共龍泉、民和、長河、大順、民治、民權、杋香、騎龍、桃花、人和、木古、清涼、牌坊、桔園、建強、興強、中強、西溝、加強、千峰、健康、嶺山、七鳳、鳳山、曬經25個行政村,立新、蓮花2個社區,面積96.42平方千米,總人口36524人。鎮政府駐木古壩(原人和鎮政府駐地)。2008年轄2個社區,15個行政村。2009年,將平安鎮蓮花村劃歸人和鎮管轄;區劃調整後,全鎮共16個村,2個社區,面積98.52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地不變。2010年,撤銷人和鎮,設立人和街道。
[原代碼]500235134:~001立新社區 ~002蓮花社區 ~201龍水村 ~202中興村 ~203長河村 ~205民治村 ~206民權村 ~209桃花村 ~210人和村 ~211木古村 ~212清涼村 ~213牌坊村 ~214桔園村 ~220千峰村 ~222嶺山村 ~224鳳山村 ~225曬經村 (2009年蓮花村劃入,代碼未定)
附:人和鎮位於雲陽縣西部的長江北岸,緊鄰新縣城主城區,東經108°38′45″-108°43′15″、北緯30°56′30″-31°02′00″。面積39.46平方千米,轄13個村,163個組,5869戶,20699人(統計年份不詳)。合(川)巴(東)公路過境,澎溪河流經鄉境通機動船入長江。 清末民國初屬北岸崇善里木石甲,民國中後期屬雙江鄉,1954年置人和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距雲陽鎮39千米。,面積44.7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木古、人和、龍泉、立新、民和、人順、民治、民權、長河、騎龍、楓香、桃花、清涼13個行政村。?年撤鄉設鎮。
附:蓮花鄉位於雲陽縣西部,瀕臨長江北岸,距雲陽鎮40千米。省道合(川)巴(東)公路過境。 清末民初屬北岸崇善里木古甲,1921年置竹溪鎮,1940年改鄉,1961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蓮花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48.9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鳳山、七鳳、曬經、桔園、建強、興強、中強、西溝、加強、千峰、健康、嶺山12個行政村。

機構代碼

500112009:~001和睦路社區 ~002萬壽山社區 ~003邢家橋社區 ~004汪家橋社區 ~202重光村 ~203大坡村。

自然概況

地勢地貌

人和街道地處背斜低山,深丘緩坡地貌,深處“四十八槽”山壑之中,山高坡緩,地勢複雜,高海拔地區土地瘠薄,底海拔地區土壤肥沃,乾旱、風暴、滑坡等自然災害較多,土壤以紫色土、山地黃壤土為主。

氣候情況

人和街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適宜於糧油、蔬菜、蠶桑、水果等多種農作物和柑橘、枇杷、桂圓等林果特產作物及經濟林木生長。其主要特點是春旱、夏熱、秋涼、冬暖,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無霜期長,溫濕適度,光照適宜,雨量充沛,水熱充足等特點。年平均氣溫17.8C·,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499.5小時,平均降雨量1180mm左右,具有良好的光、熱、水資源和優越的氣候條件。

經濟現狀

人和地勢平坦,區位優勢明顯,旅遊資源豐富。98年以前屬雙江農業開發區,民眾基本以農業種植果品販運為主,98年雙江大橋修建後,人和的經濟發展主要分為小城鎮建設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區、移民拆遷區、農村種養發展區四大塊。其工農業產品主要以食品、飲料、建材、生豬、山羊、小家禽、蔬菜為主。
重慶市渝北區人和街道
該鎮充分發揮城郊優勢,圍繞為城市服務做文章,突出規模和特色,大力發展城郊經濟。積極引導農民開展土地流轉,全鎮土地流轉率達15%。至2010年末,新發展鳳山龍眼基地800畝,新建成桃園、長河、民權、龍水柑橘基地3000畝,發展曬經、民權蔬菜基地500畝,發展中興特色西瓜80畝,引進工廠化栽培金針菇企業一家,引進牛魔王公司發展肉牛120頭,引進同興農業公司發展山羊300隻,千峰蛋雞規模擴展到10萬隻,龍水蛋鴨成功申報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新發展專業合作社2家。同時,積極引導做好城郊休閒服務業,引進業主建起了千峰避暑山莊,並引導蓮花山莊、森林公園、仙女洞等提檔升級,為城市休閒旅遊服好務。2012年末,全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7291元,實現財政收入2310萬元。

重慶市

簡介

重慶渝北區人和街道位於渝北區西南部,距區政府14千米,距重慶市政府5千米。實際由北部新區代管。東接天宮殿街道,南接龍溪街道,西接大竹林鎮,北接鴛鴦鎮,面積15.7平方千米,人口2.1321萬。轄和睦路、萬壽山、邢家橋、汪家橋4個社區,重光、大坡2個行政村。210、319國道橫貫境內。

機構代碼

500112009:~001和睦路社區 ~002萬壽山社區 ~003邢家橋社區 ~004汪家橋社區 ~202重光村 ~203大坡村

建制沿革

1929年置鎮,1941年改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建鎮。1997年,面積26.5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萬年、龍壩、集樂、重光、大坡、雙橋、柏林、雙碑、天宮殿9個行政村和街道、邢家橋2個居委會。
2000年撤鎮改設街道。2005年將天宮殿村、雙碑村(319國道以北第6組、18組除外)2個行政村劃歸天宮殿街道管轄;區劃調整後,人和街道辦事處轄大坡村、集樂村、重光村3個行政村、雙碑村第6組、18組及和睦路、萬壽山、邢家橋、汪家橋4個社區,轄區面積15.7平方千米,辦事處駐和睦路19號。

山東省

人和街道成立於2003年,地處高唐縣城東部,面積42平方公里、總耕地2.1萬畝、轄7個城市社區、2個農村社區、60個內部單位、28個自然村、12個經濟組織、61個黨組織,黨員1830人、總人口4.8萬人。轄區內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國道105線、308線、省道316線及青銀高速公路匯於轄區,金城路、人和路、泉林路、東興路等縣、鄉、村級公路呈網狀遍布全境。自街道2003年成立以來,社會和諧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各項工作走在全縣乃至全市、全省的前列,曾多次被省委、省政府評為 “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單位”、“省級文明村鎮”,被省委宣傳部、省委講師團評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宣教基地”,被省婦聯評審“全省美在家庭活動先進單位”,曾獲“聊城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聊城社區建設示範街道辦事處”、“市委政法委調研信息工作先進聯繫點”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