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雲鎮(廣東省揭西縣下轄鎮)

五雲鎮(廣東省揭西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五雲鎮位於揭西縣境西南部,東與河婆鎮相連,西北與上砂鎮接壤,西、南與陸河縣螺溪鎮相接,東南與陸河縣水唇鎮交界,北與五華縣橋江鎮接壤。面積109.95平方千米。陸河水、上砂水、赤告水在此匯合,距縣城8公里。境內西南有牛頭馬面嶂、乳頭嶂,海拔分別為880米和844米。燕山期花崗岩分布鎮境內。鎮內有豐富的水晶石、鉀長石、稀土、鐵礦等礦物資源。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45679人。下轄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0個村民委員會。有134個自然村。工農業總產值1.353億元,地稅收入54.2855萬元,人年均收入2281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雲鎮
  • 外文名稱:Wu Yun Zhen
  • 別名:五雲洞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廣東省揭西縣
  • 下轄地區: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0個村民委員會
  • 電話區號:0663
  • 郵政區碼:515422
  • 地理位置:揭西縣西部
  • 面積:145.98平方千米 
  • 人口:45679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 火車站:揭陽站
  • 車牌代碼:粵V
  • 行政代碼:445222
歷史沿革,文化教育,經濟發展,農業,工業,電力,交通,郵電通信,

歷史沿革

相傳此處古代有5個仙洞,故名。明洪武年間(1368~1398),梅州彭氏一支遷到這裡定居,形成今五雲彭氏。明、清時期,五雲洞作為陸豐縣吉康都轄下的基層組織,或以五雲洞為名,或簡作五雲村,民國時期,稱五雲鄉,為縣轄區的基層組織。1949年10月,五雲屬陸豐縣第八區,1951年屬陸豐十三區,1958年9月27日建立五雲人民公社,1965年五雲人民公社歸屬揭西縣。1983年五雲人民公社改稱五雲區。1986年,原五雲區劃分為五雲鎮,下砂鄉。
1987年起,五雲鎮因受非法組織干擾導致10年處於無政府狀態,連續三屆政府換屆工作無法進行,各項事業建設受阻,社會不穩定。
1997年4月,省、市、縣基層建設工作團進駐五雲鎮,恢復基層黨組織,召開鎮黨代會、人代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黨政班子。2003年12月30日,下砂鄉與五雲鎮合併,稱五雲鎮。

文化教育

2003年,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國小22所。在職中國小教職工479人,其中中學教職工133人,國小教職工346人。在校中小學生10113人,其中高中生410人,國中生2644人,小學生7059人。幼稚園1所,文化站2個,圖書館2座,影劇院和錄影場各1座,露天影院2座。

經濟發展

農業

至2003年,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還有甘薯、玉米等;經濟作物有花生、大豆、甘蔗、蔬菜等。有林面積121670畝,占林業用地78.4%。主種松、杉,兼種橄欖、梅、荔枝、龍眼、柑橘、鳳梨、香蕉等。

工業

以小水電和小手工業為主。民營企業有通保化工有限公司、廣東粵威製藥有限公司、中心場夾板廠。鎮辦企業有瓷廠、農具廠、磚瓦廠、水電站等。

電力

鎮內有大小水力發電站10座,裝機容量4940千瓦,其中鎮屬水電站6座,裝機容量4100千瓦,村及個體辦電站4座,裝機容量840千瓦。

交通

村村可通汽車,有18個行政村鋪設水泥路面。省道揭陸線(揭陽至陸豐)和安池線(安流至池尾)經過鎮區。鎮內設有客運站。

郵電通信

電信支局2個,郵政支局1個。全鎮電話容量9000門,固定電話5420戶,公用電話16戶,寬頻業務62戶,中國移動基站2個,中國聯通基站2個。2003年郵政業務收入20萬元,電信業務收入260萬元。
醫療衛生有衛生院2所,鄉村個體醫療站21個,醫務人員52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