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縣實驗國小

五河縣實驗國小

五河縣實驗國小創辦於1938年,是一所歷史悠久、設備齊全、辦學規範的全日制完全國小,也是全縣國小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的試驗基地。

2009年又被評為“蚌埠市廉政文化進校園”先進點。2010年該校又被評為蚌埠市德育示範學校、蚌埠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2011年五河縣實驗國小評為市級科普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河縣實驗國小
  • 簡稱:五河實小
  • 校訓:艱苦創業、勵精圖治、務本求實
  • 創辦時間:1938年
  • 類別:公立國小
  • 現任校長:孫西義
  • 知名校友:陳鑫,華文宇
  • 所屬地區:安徽省五河縣
  • 主要獎項蚌埠市校園文化示範單位
    被評為“蚌埠市廉政文化進校園”先進點
  • 學制:幼兒班、國小一到六年級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硬體設施,師資力量,辦學成果,學校榮譽,師生榮譽,文化傳統,辦學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學校領導,地理位置,

辦學歷史

學校從抗日烽火中走來,幾易其名。
1938年——1939年5月為抗日國小,
1939年5月——1945年8月為協和國小,
1945年8月——1946年11月為五河市國小,
1946年11月——1949年1月為中正國小,
1949年1月——1950年8月為勝利國小,
1950年為紀念革命烈士王亞箴縣長命名為亞箴國小,
1960年9月更名為五河縣實驗國小。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
1961年更名為五河縣實驗國小,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改為五河縣工農兵國小,
1968年3月改為紅旗大隊工農兵國小,後又為五河縣城關鎮工農兵國小,
1978年9月恢復五河縣實驗國小至今。
七十三年來,五河縣實驗國小發展主要經歷五個歷史時期:
一、抗日、解放戰爭時期(1938——1949);
二、建國初、大躍進和調整、鞏固時期(1950——1966);
三、“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時期(1966——1976);
四、撥亂反正和全面發展時期(1976——1978);
五、改革開放、推進素質教育時期(1978年至今)。經過幾代實小人得艱苦創業、勵精圖治、務本求實,現在的實驗國小已成為皖北歷史名校。自建校以來,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擁有教學樓二棟,一棟科技實驗樓,一棟教工宿舍樓,總建築面積為13788平方米,有標準電腦教室兩口,標準音樂教室5口,標準語音教室一口,100平米舞蹈教室1口,多媒體教室5口(目前正在實施班班通工程),圖書室1個(圖書4233種,總計40044冊)。實驗教學樓一棟400㎡,有標準實驗室2個,展示廳一個。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紅領巾廣播站、網路資源中心(電子備課、電子閱覽室)、家校通、網際網路站、校園監控系統,實行全方位監控。
現在學校有校園塑膠運動場一個,共3600平方米,內設有2個籃球場和2個羽毛球場,4道(168米)的環型跑道,另有兒童樂園(塑膠)一個,樓下室內跑道(6道50米)一個,南六樓有多功能體育活動中心一個,1050㎡,體育設施、器材齊全。
學校現有55個教學班(其中幼兒7個班)在校學生3600多人。
物質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有形部分,是學校文化存在和發展的空間物態形式。其內容豐富多樣,包括地理環境、規劃布局、建築、綠化、人文景觀等,是學校發展的物質基礎。實驗國小是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地處鬧市區,自98年以來,先後投入800多萬元建起兩棟教學樓(北為繼賢樓,南為懷聖樓),共11800平方米,去年又投入50萬元,建成科技樓。校園整潔、美觀,設教學區,活動區。校園內鋪設水泥地坪,栽植了兩排廣玉蘭和一排棕櫚、繼賢樓各層花壇里還進行花草種植,樓下花園種植了花卉,做到見縫插綠,大樓梯口、樓內圓盤,及走進校門長廊常年排放盆花,各班還實施校園綠化工程------班級小種植。懷聖樓下建有塑膠跑道,校園內達到綠化、美化、亮化,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學校有四萬冊藏書的圖書室、閱覽室、電子圖書室,訂閱報刊百餘種,班級、辦公室均有書櫃、圖書角。三室正常向師生開放,每學期還舉辦師生讀書交流活動,開展讀書徵文活動。還在校外建立四大教育基地。學校網站上開設了校園速遞、家校心橋、德育管理、教師之家、實小論壇等欄目,為師生提供交流平台。

師資力量

現在教師123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人,國小高級教師72人,省、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19人,市、縣教壇新星26人,市、縣優秀教師24人,市、縣優秀班主任36人,本科38人,大專80人,平均年齡為37.7歲。
學校現有48個班級;在校學生2978人。

辦學成果

學校榮譽

2003年被命名為蚌埠市示範國小,蚌埠市文明標兵,蚌埠市普法先進單位。
2007年成為安徽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
2008年又創建了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
學校連續多屆被評為蚌埠市文明單位,
蚌埠市文明標兵,
五河縣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五河縣校務公開先進單位,五河縣先進黨支部
少先大隊被評為全國優秀雛鷹大隊,
蚌埠市校園文化示範單位,
蚌埠市安全文明校園,
安徽省電教達標一類學校,
蚌埠市普法先進單位,
蚌埠市示範學校、
蚌埠市科普示範學校,
安徽省語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
安徽省體育傳統項目(桌球)示範學校,
中國儒家文化跆拳道示範學校,
五河縣首批中華傳統教育文化示範學校,
學校連續12年獲五河縣素質教育評估第一名,
五河縣素質教育教學質量檢測第一名,
五河縣學校內涵發展評估第一名。
2000—2009年連續獲得五河縣素質教育評估第一名,被評為五河縣素質教育教學質量檢測先進單位。
2008年被授予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稱號,安徽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
2009年又被評為“蚌埠市廉政文化進校園”先進點。
2010年該校又被評為蚌埠市德育示範學校、蚌埠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
2011年五河縣實驗國小評為市級科普教育基地。

師生榮譽

全校師生整體素養得到提升,受省、市、縣表彰的教師有48人,有4人獲得省級先進教師,2人被授予省、市勞動模範,40多名教師在省級報刊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學生髮表作品260餘篇,兩家報刊曾為該校做了作文專版。學校編輯學生《發表習作選》五集,教師論文集42期。完成國家、省、市、實驗課題21個,科技小製作獲省級二等獎,連續三年獲得國家語文知識大賽組織獎,作為唯一一個縣級代表隊,參加蚌埠市十一屆田徑運動會,有三項獲獎,參加蚌埠市第十二屆運動會,桌球隊團體第三名,男子單打榮獲兩個第五名,中央電視台三次播放該校民歌聯唱,並來該校錄製文藝節目,該校民歌聯唱參加安徽省第六屆花鼓燈藝術演出獲演出優秀獎。
2010年元旦,陳鑫同學參加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舉辦的慶元旦全國小歌手比賽。華文宇同學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全國少兒讀書講故事比賽獲金獎。

文化傳統

辦學文化

確立“務本求實”(校訓)辦學理念,以開拓創新的科學態度,按照”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強管理、重服務、抓落實、創和諧,努力提升學校內涵,豐富學校底蘊為工作目標。德育是實驗國小多年的辦學特色,學校樹立生本理念,開展生本德育,創建和諧校園,把追求積極向上,造就美德作為教育工作最根本的目的。教育途徑:開展養成教育,豐富校園文化,進行特色實踐。
做到“三抓”(抓辦學特色、抓課堂教學、抓養成教育)、“三管”(實行目標管理、突出績效管理、強化教學管理)、“三化”(管理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三上”(眼睛盯在質量上、功夫下在課堂上、教師打造放心上)。
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的深層次表現形式,是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創建的一種獨特、優質、穩定的學校文化模式。從外延上講,學校文化主要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四個層面。下面就從這四個層面來談談實驗國小的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

學校校園裡裝飾大型壁畫、地圖,設有文化牆、榮譽牆、警示牆、勵志牆、陽光體育牆、卡通畫牆。教室走廊里懸掛學生作品、經典語錄、溫馨提示,各班牆面還有班訓、組訓。讓每一塊牆壁會說話,校園基礎設施彰顯了育人功能。

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一種基本力量,它包括學校管理體制、組織機構與結構、規章制度以及學校在各項活動中的文化交往方式、常規管理與行為準則等,是學校發展的基本保證。長期以來,實驗國小十分重視制度建設。樹立“強管理、重服務、抓落實、創和諧”的理念,做到常規工作制度化,已有制度規範化,新定製度激勵化,制度落實精細化。在日常工作中,堅持“三抓”(抓端正辦學思想、抓課堂教學、抓日常行為管理)、“三管”(實行目標管理、突出績效管理、強化教學管理)“三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三上”(眼睛盯在質量上,功夫下在課堂上,師生生活記心上)。學校制定了《教學規範》,2008年重新修訂了《實驗國小管理手冊》,包括31項職責,54項規章制度,及有關法規,法律等。
學校還通過三報一傳真、《教研線上》,來促進內涵發展。《工作月報》是校長室主辦的月刊,將每月工作進行總結,對社會關注、焦點問題、師德建設、教育、教學動態、常規管理等給予報導,及時總結典型經驗、事例。《工作月報》發至全校中層以上領導、各處室、年級組、教研組。《簡報》是教導處、教科室主辦的刊物,根據工作需要出刊,它主要是對教育、教學、教研、師生參與的教育、教學活動,各類競賽進行報導,至今已出48期,在教學管理、教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報》是由我校少先隊大隊部主辦,它主要是對德育工作、少先隊工作、班隊管理、校園管理等方面進行通報,每月一期。《校園傳真》是由校辦室主編,各職能部門協辦,把每月開展的重點工作通過寫真圖片在校園文化長廊進行直觀報導。
《教研線上》是我校教學刊物,它將每學期教師教學經驗、論文彙編成冊,供大家交流,至今已編輯44期。
三報一傳真、《教研線上》也是我校管理的一大特色,也是治校之道之一。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學校本質、個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激勵全校師生為實現美好目標積極進取的精神動力,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包括辦學指導思想、教育觀、道德觀、思維方式、校風、學風等。實驗國小把精神文化作為內涵發展主旋律。利用歷史的積澱,為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注入豐富的內涵。有明確的辦學指導思想,以務本求實(校訓)為辦學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師、學生牢記實驗國小師生誓言,秉承“團結、勤奮、文明、向上”的校風和“嚴謹、博學、敬業、愛生”的教風,“樂學、會學、尊師、守紀”的學風,恪守“志遠行近,博義約禮,務本求實、砥礪德行,為人師表”的信條,以人為本,以生為本,教書育人。
學校建立榮譽室,榮譽牆,勵志牆,編輯70年校慶畫冊,讓全體師生了解學校發展的光榮歷史,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意識。修訂校徽,確立校樹,讓師生們唱響校歌,牢記校訓,履言誓言。我們還編寫校本系列教材《王亞箴烈士傳》(傳統教育卷)、《古今人物頌五河》(閱讀欣賞卷)《從小養成好習慣》(校園卷)、《五河民歌選》(鄉情民俗卷)還有《實驗國小日常行為規範三字歌》,每學期舉辦師德演講、學生經典誦讀、讀書交流、小歌手比賽、校園藝術節、科技節、運動會等活動豐富師生精神文化。

行為文化

行為文化是學校傳統及觀念的認同在師生員工言行舉止上的、可被具體感覺到的外在表現,包括師生的行為規範、行為習慣等。為強化行為文化,我們提出,學校無小事,處處皆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做到大處著眼立目標,小處著手講實際,在“嚴、小、細”上下功夫。首先抓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每學期進行師德問卷調查,舉辦師德演講,開展“我身邊師德楷模”評選活動。
在學生中我們開展爭做四好少年活動,開展“讀千古美文,潤幼小心靈”經典誦讀比賽。每月開展“班級之星”評選,設立表揚卡。從2008年開始,在學生中實施“12345”工程,即:一彎腰:彎腰撿起一片紙;二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三做到:集會站隊快、靜、齊;四管住:管住嘴,不說髒話、不吃零食;管住手,不亂扔垃圾,不折花草樹木;管住自己的腿,不踐踏花草,走路遵守交通規則;管住心,上課注意聽講,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五個好:做同學好夥伴、老師好助手、班級好學生、家長好孩子、社會好少年。近年來。我校有5名學生被評為五河縣“十佳少年”。2人被評為蚌埠市“江淮好少年”、“珠城好少年”。學校共發表彰卡18000餘張。師生愛心捐款8萬餘元。
學校連續多屆被評為蚌埠市文明單位、蚌埠市文明標兵、蚌埠市校園文化先進單位。
總之,學校文化是學校綜合實力的體現,它能促進內涵發展,提高品位,豐富底蘊,是引領學校發展的靈魂。

學校領導

現任校長是劉萍

地理位置

地址:五河縣城關鎮中興路中段122號
郵編:233300
五河縣實驗國小
區號:055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