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

二河是洪澤湖的一條引河,用於連通洪澤湖與淮沭河,位於淮安市境內,也是清浦區與淮陰區的天然分界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河
  • 特色:二河三蒸:清蒸、粉蒸、泡蒸
二河,二河,二河,

二河

以水火二河比喻眾生之貪嗔,以中間之中流喻清淨心。
[大智度論卷三七]

二河

湖北孝感漢川市二河鎮 二河三蒸的創始地!因二條河互動處而得名

二河

洪澤湖的一條引河,用於連通洪澤湖與淮沭河。位於淮安市境內,也是清浦區與淮陰區的天然分界線。
二河中段齊湖段
建國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作出了《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毛澤東主席又發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淮河流域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治淮工程,蘇北灌溉總渠、楊莊水利樞紐、淮河入江水道整治、洪澤湖大堤的多次加固等各項工程,使工程體系不斷完善。這樣就出現了二河閘和三河閘控制洪澤湖水入海的兩大通道的狀況。
二河前身並不寬,是明清時期修築高家堰大堤取土形成的,本來從南而來只到高家堰的頭堡;建國後拓寬挖深並向北延伸至楊莊五河口,與楊莊水利樞紐和分淮入沂工程形成組合。從二河閘放出來的水經二河來到五河口,再經過淮陰閘(俗稱三十孔大閘)進入淮沭河北上,再經新沂河東下入海。二河的北延使原先洪澤湖從張福河進黃河入海的唯一通道被截成了兩段:張福河與二河的交匯處設定了張福河船閘,成為洪澤湖與五河口的船隻出入通道;舊黃河徹底成為廢黃河,廢黃河與二河溝通而在楊莊重建了節制閘(原活動壩不再需要),以調節下游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
二河
有人好奇“一河”現今何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河”就是洪澤湖水流經淮陰縣(今碼頭鎮)的古淮河本身;就是明清時期正常情況下洪澤湖的唯一出水口——清口及其入海通道;就是民國年間導淮入海的張福河和舊黃河。“二河閘”作為洪澤湖的第二個出水口,“三河閘”作為洪澤湖的第三個出水口,與最先的出水通道有承接關係,其名稱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