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培養基

乾燥培養基,又名脫水培養基。顧名思義,乃指其組成成分全部為粉末狀固體。除了生長效果外,評價乾燥培養基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乾燥失重率(國家標準乾燥失重率要低於6%)。乾燥失重率越高,水分越多(包括結晶水)。優秀的乾燥培養基應該為滑動性強的粉末。而乾燥失重率高的培養基在使用中則表現為培養基結塊(使用時需配合榔頭)乾燥培養基由於其易保存(室溫保存),保存時間長(3年),價格較低(相對成品培養基),因而始終占據著培養基套用的最大份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燥培養基
  • 外文名:Drying medium
  • 別名:脫水培養基
  • 組成成分:全部為粉末狀固體
  • 特點:易保存,保存時間長
條件
培養基要具備以下條件:①要有適宜的營養物質和水分;②具有適宜的PH值;③配製後應經滅菌呈無菌狀態。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營,為了獲得某種微生物的純培養,一般是根據該微生物對營養、酸鹼度、氧等條件要求不同,而供給它適宜的培養條件,或加入某種抑制劑,淘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各種方法分離、純化該微生物,直至得到純菌株。
製備培養基不僅要考慮它所需要的含碳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礦物鹽類、生長因子,還要考慮水與pH環境,同時還應考慮它們培養方式是固體培養還是液體培養。因此,可以把按菌類生長發育需要比例配製的滅菌營養基質,稱為培養基。換言之,培養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含有菌株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具有菌類生長環境條件;經過滅菌,並保持無菌狀態。在整菌種製備過程中,從母種到原種、栽培種,各個階段的目的要求有所不同,所選用的培養基的配比也應有所區別。一般母種初生菌絲較嫩弱,分解養分能力差,要求營養豐富、完全,氮源、維生素的比例應高。須選用易於被菌絲吸收利用的物質,如葡萄糖、蔗糖、馬鈴薯、蛋白腖、無機鹽類及生長素等為等而原種、栽培種所需數量較多,且菌絲分解能力強,可利用大量農作物秸稈、糞草、棉籽殼、麩皮、米糠等原料作為培養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